在顺帝时期,鲜卑部落再次入侵塞内,杀害了代郡太守。为了抵御鲜卑的侵扰,汉朝采取了一系列军事措施。汉朝派遣黎阳营兵驻扎在中山,沿边郡的兵力也纷纷驻扎在塞下。此外,汉朝还调动了五营弩帅,让他们训练士兵,教授战射技巧。与此同时,南单于也率领一万多名步骑协助汉朝,共同击退了鲜卑的进攻。
乌丸校尉耿晔率领部众出塞攻击鲜卑,取得了重大胜利,斩杀了大量鲜卑士兵。在这次打击下,鲜卑的三万多个部落纷纷向辽东投降。然而,鲜卑的势力并未因此而彻底削弱。匈奴和北单于遁逃后,鲜卑的余种十多万部落来到辽东,与当地的鲜卑部落杂居在一起,他们自称为鲜卑兵。鲜卑部落在辽东地区逐渐壮大,成为北方边境的一股重要力量。
在鲜卑部落中,有一个名叫投鹿侯的人,他曾经在匈奴军队中服役三年。在他服役期间,他的妻子在家生了一个儿子。投鹿侯回来后,对这个儿子的来历感到怀疑,甚至想要杀掉他。他的妻子解释说,她曾经在白天行走时听到雷震,仰天一看,闪电进入了她的口中,她吞下了闪电,随后怀孕,十个月后生下了这个儿子。她坚信这个儿子一定有非凡的才能,应该好好抚养他长大。投鹿侯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听从了妻子的话,将这个儿子抚养长大。这个儿子长大后,果然勇猛过人,智谋出众,他就是檀石槐。
檀石槐十四五岁时,有一次,他的外家的牛羊被异部大人卜贲邑抢走了。檀石槐得知后,立刻策马追赶。他英勇无畏,所向披靡,最终成功地夺回了所有被抢走的牛羊。这次事件让檀石槐在部落中声名大噪,部落的人都对他敬畏有加。檀石槐开始制定法律,平定纷争,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于是,部落的人一致推举他为大人。
檀石槐成为鲜卑的大人后,他的势力迅速壮大。他在高柳北三百多里的弹汗山啜仇水上建立了自己的法庭,东部和西部的大人都纷纷归附于他。檀石槐的兵马十分强盛,他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南边侵扰汉朝边境,北边抵抗丁令,东边击退夫馀,西边攻击乌孙,几乎占据了匈奴的全部旧地,东西长达一万二千多里,南北长达七千多里,他的势力范围包括了广袤的山川、水泽和盐池。
汉朝对鲜卑的崛起感到十分忧虑。在桓帝时期,汉朝派遣匈奴中郎将张奂去征讨檀石槐,但未能取得胜利。随后,汉朝改变了策略,派遣使者带着印绶,试图封檀石槐为王,希望通过和亲的方式与鲜卑建立和平关系。然而,檀石槐拒绝接受汉朝的封号,他继续侵扰汉朝边境,寇抄行为日益猖獗。
为了更好地管理鲜卑部落,檀石槐将他的地盘分为中、东、西三部。东部从右北平以东到辽东,与夫馀、濊貊接壤,有二十多个部落,其首领是弥加、阙机、素利、槐头等。中部从右北平以西到上谷,有十多个部落,其首领是柯最、阙居、慕容等。西部从上谷以西到敦煌,与乌孙接壤,有二十多个部落,其首领是置鞬落罗、日律推演、宴荔游等。这些部落都归檀石槐统一领导。
到了灵帝时期,鲜卑的寇抄行为更加严重,幽州和并州的边境地区几乎每年都要遭受他们的侵扰。在熹平六年,汉朝再次发动了对鲜卑的军事行动。护乌丸校尉夏育、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与南单于一起,分三路出雁门塞,深入鲜卑境内二千多里进行征讨。然而,檀石槐率领鲜卑军队迎头痛击,臧旻等人惨败而逃,返回的兵马不到原来的十分之一。
鲜卑的部落日益壮大,但他们的经济却面临着困境。由于人口增多,田畜和射猎的产量已经无法满足部落的需求。为了解决粮食问题,檀石槐亲自巡视乌侯秦水。乌侯秦水方圆数百里,水质纯净,水中虽然有鱼,但鲜卑人却无法捕捉到。檀石槐听说汗人善于捕鱼,于是他决定东征汗国。他成功地攻克了汗国,俘虏了千余户人家,将他们迁徙到乌侯秦水,让他们捕鱼以补充粮食。直到今天,乌侯秦水附近仍有数百户汗人居住。
檀石槐在四十五岁时去世,他的儿子和连继位。然而,和连的才能和力量都远不及他的父亲,他贪图享乐,断法不公,导致部落内部分裂,一半的部众都背叛了他。在灵帝末年,和连多次寇抄汉朝边境,攻击北地。北地的百姓中,有一位善于射箭的人,他用弩箭射中了和连,和连当场死亡。
和连的儿子骞曼年纪还小,无法继位,于是和连的侄子魁头继位。魁头继位后,骞曼长大成人,他与魁头争夺领导权,导致鲜卑部落再次分裂。魁头死后,他的弟弟步度根继位。从檀石槐死后,鲜卑部落的领导权就开始在诸大人之间世袭相传。
步度根继位后,鲜卑部落的势力逐渐衰弱。他的哥哥扶罗韩也拥有一支数万的军队,自立为大人。在建安年间,曹操平定了幽州,步度根与轲比能等人通过乌丸校尉阎柔向汉朝进贡。后来,代郡的乌丸能臣氐等人叛乱,他们请求归附扶罗韩。扶罗韩率领一万多名骑兵前往迎接。当他们到达桑乾时,能臣氐等人商议后认为,扶罗韩的部落纪律松弛,恐怕无法得到他的庇护,于是他们又派人去召唤轲比能。轲比能立刻率领一万多名骑兵赶到,在盟誓大会上,轲比能趁机杀死了扶罗韩。扶罗韩的儿子泄归泥和他的部众都归附了轲比能。轲比能虽然杀死了泄归泥的父亲,但他对泄归泥却格外优待。步度根因此对轲比能产生了怨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