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字季玉,他继承了父亲刘焉的益州地盘,本想着能在这一方土地上安稳发展,可谁能料到,麻烦事儿就像雨后的春笋,一个接一个冒出来。
当时,有个叫张鲁的人,在汉中地区混得风生水起,渐渐地就变得骄横起来,根本不把刘璋这个益州之主放在眼里。刘璋也是个火爆脾气,一气之下,直接把张鲁的母亲和弟弟给杀了。这一下,两人彻底成了死对头,结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怨。此后,刘璋多次派手下大将庞羲等人去攻打张鲁,可每次都被张鲁打得丢盔弃甲,狼狈不堪。张鲁手下的势力大多在巴西地区,没办法,刘璋只好任命庞羲为巴西太守,让他带着兵去抵御张鲁。
说到这庞羲,和刘璋还有一段渊源。《英雄记》里记载,庞羲和刘璋早就认识,关系还不错,而且庞羲还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把刘璋的儿子们从危难中救了出来。就因为这份恩情,刘璋对庞羲十分感激,才会这么重用他,让他做了巴西太守。可没想到,时间一长,两人之间的感情慢慢就有了裂痕,关系越来越差。
这边和张鲁打得不可开交,那边又出了乱子。赵韪竟然起兵造反,带着军队直逼刘璋。不过,赵韪的叛军最后人心不齐,队伍一下子就散了,他自己也被手下人给杀了。说起来,这些乱子之所以会发生,都是因为刘璋这人做事不够果断,又太容易听信别人的话,才落得个内忧外患的局面。
当时,益州的情况也很糟糕。南阳、三辅地区有好几万户百姓因为战乱逃到了益州。刘璋把这些人收编起来,组成了一支军队,叫做 “东州兵”。可刘璋这人性格太宽厚、太温和了,一点威严和谋略都没有,根本管不住这些东州兵。这些东州兵在益州到处横行霸道,欺负当地的老百姓,抢东西、打人,什么坏事都干。刘璋虽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就是拿他们没办法。时间一长,益州的老百姓对刘璋越来越不满,心里的怨气就像烧开的水,咕嘟咕嘟直冒。
赵韪这个人,平时在益州很得人心,刘璋也一直很信任他,把很多重要的事情都交给他办。可赵韪却心怀不轨,他趁着老百姓对刘璋不满,暗中勾结荆州的势力,还和益州当地的一些大户人家串通起来,一起起兵造反,要攻打刘璋。这消息一传开,蜀郡、广汉、犍为等地的人纷纷响应赵韪,形势一下子变得非常危急。刘璋没办法,只好慌慌张张地逃进成都城,紧闭城门死守。
那些东州兵听说赵韪要掌权,心里也害怕了,他们知道一旦赵韪得势,自己肯定没好果子吃。于是,这些平时欺负百姓的东州兵,竟然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地帮助刘璋守城。他们一个个像不要命似的,和叛军展开了殊死搏斗,最后还真把叛军给打败了。接着,他们乘胜追击,一路追到江州攻打赵韪。赵韪的部将庞乐、李异一看形势不妙,竟然临阵倒戈,反过来杀了赵韪,这场叛乱才算平息。
这时候,又传来一个坏消息,说曹操正在征讨荆州,而且已经拿下了汉中。刘璋一听,吓得心里直打鼓,赶紧派河内人阴溥去给曹操送礼,说些好话,想和曹操搞好关系。曹操也没客气,顺手就封刘璋为振威将军,封刘璋的哥哥刘瑁为平寇将军。可惜,刘瑁后来得了疯病,没多久就去世了。
过了一阵子,刘璋又派别驾从事蜀郡人张肃给曹操送去三百名叟兵,还有一些珍贵的礼物。曹操一高兴,就封张肃为广汉太守。这下,刘璋觉得和曹操的关系差不多了,就又派别驾张松去拜见曹操。可这时候的曹操,刚刚拿下荆州,把刘备打得四处逃窜,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根本没把张松放在眼里,对他爱答不理的。张松心里那个气啊,觉得自己受到了天大的侮辱,从此对曹操恨得咬牙切齿。
说来也巧,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吃了大败仗,再加上军中瘟疫横行,士兵死伤无数。张松回去后,就一个劲儿地在刘璋面前说曹操的坏话,劝刘璋和曹操断绝往来。张松还对刘璋说:“刘备和您都是汉室宗亲,是一家人,咱们可以和他结交,以后有个照应。” 刘璋这人没什么主见,听张松这么一说,觉得挺有道理,就派法正去和刘备联络感情。没过多久,又让法正和孟达带着几千士兵去帮助刘备防守。法正完成任务后,就回到了益州。
可张松还不罢休,过了一段时间,又对刘璋说:“现在益州的那些将领,像庞羲、李异这些人,都仗着自己立了点功劳,越来越骄横,恐怕都有了背叛您的心思。要是不把刘备请来帮忙,以后一旦有外敌进攻,再加上老百姓造反,咱们益州可就完了!” 刘璋本来就胆小怕事,听张松这么一吓唬,又动心了,也不管手下人怎么劝,就派法正去请刘备入川。
当时,刘璋的主簿黄权苦口婆心地给刘璋分析请刘备入川的利害关系,劝他千万不能这么做。从事广汉王累更是着急,竟然把自己倒挂在州门口,以此来劝谏刘璋。可刘璋就像着了魔一样,谁的话都听不进去,还下令益州各地一定要好好招待刘备。刘备进入益州后,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一路上好吃好喝,就跟回到自己家一样自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