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打败袁绍后,腾出手来,亲自带着大军南下攻打刘备。刘备一看这阵仗,知道自己打不过,赶紧派麋竺、孙乾去跟刘表联络,想在荆州找个安身之处。刘表听说刘备来了,特别热情,亲自到郊外迎接,把刘备当贵宾一样招待,还给刘备补充了不少兵力,让他驻扎在新野。
刘备在新野待着的时候,荆州不少有本事的豪杰都觉得他是个靠谱的人,纷纷跑来投奔他。时间一长,投奔的人越来越多,刘表心里就犯嘀咕了,开始怀疑刘备是不是有别的心思,表面上客客气气,背地里却悄悄防备着他。《九州春秋》里记载了一件事儿,说刘备在荆州待了好几年,有一次在刘表那儿吃完饭,起身去厕所,低头一看自己大腿上的肉都长出来了。他心里一酸,忍不住哭了起来。回到座位上,刘表看他脸色不对,就问他咋回事。刘备叹了口气说:“我以前天天骑马打仗,大腿上的肉都磨没了。现在好久不骑马,肉又长出来了。时间过得太快,我都要老了,可到现在还没干出一番大事业,想想就难过啊!” 还有《世语》里说,刘备驻扎在樊城的时候,刘表虽然表面上对他很客气,但心里忌惮他的本事,不敢重用他。有一回,刘表请刘备吃饭,蒯越和蔡瑁就想趁着这个机会把刘备给解决了。刘备多机灵啊,一下子就察觉到不对劲,借口上厕所,偷偷溜了出去。他骑着自己的马 “的卢” 逃跑,跑到襄阳城西的檀溪时,马不小心掉进水里,怎么都上不来。刘备急得大喊:“的卢啊,今天可就靠你了,加把劲儿!” 没想到这 “的卢” 还真给力,一下子就跳出三丈远,成功过了河。等刘备跑到河中间的时候,追兵才赶到,刘备冲着追兵喊:“我走得急,您多担待啊!” 不过孙盛觉得这事儿不太靠谱,他说刘备当时在荆州寄人篱下,和刘表的势力差距那么大,如果真发生这种事儿,刘备哪还敢在刘表这儿一直待下去,所以这应该是民间瞎传的。
后来,刘表让刘备去博望抵抗夏侯惇、于禁的部队。刘备也不着急硬拼,在那儿埋伏了好长时间。有一天,他突然下令烧了自己的营地,假装逃跑。夏侯惇他们一看,以为刘备害怕了,赶紧追了上去,结果一头扎进刘备设好的埋伏圈,被打得大败。
建安十二年,曹操准备北征乌丸,刘备就劝刘表:“您趁着曹操后方空虚,赶紧去攻打许昌,这可是个天大的好机会!” 可惜刘表这人胆子小,思前想后,没敢听刘备的建议。等曹操从柳城打完仗回来,刘表才后悔地对刘备说:“早知道就听你的了,白白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 刘备倒是很豁达,安慰他说:“现在天下大乱,天天都在打仗,机会多得是,这次错过了,以后还有,不用太在意。”
没过多久,曹操决定南征刘表。可巧的是,刘表突然病重去世了。关于刘表去世前的情况,说法不一。《英雄记》里说刘表生病的时候,想让刘备代理荆州刺史;《魏书》里则说刘表病重,拉着刘备的手,把荆州托付给他,还说:“我儿子没什么本事,手下的将领也都不行,我死后,你就接手荆州吧。” 刘备赶紧推辞:“您的儿子都很有才能,您就安心养病吧。” 有人劝刘备接受刘表的托付,刘备却摇头说:“刘表对我这么好,我要是这个时候接手荆州,别人肯定说我忘恩负义,我实在不忍心这么做。” 不过裴松之觉得,刘表夫妻一直偏爱刘琮,早就打算把荆州传给刘琮,不可能在临终前把荆州交给刘备,这说法不太可信。
刘表死后,他的儿子刘琮继承了他的位置,可这刘琮胆子小,曹操大军还没到,就派人去投降了。当时刘备驻扎在樊城,根本不知道曹操的大军已经悄悄逼近,等曹操到了宛城,刘备才得到消息,吓得赶紧带着手下的人撤退。路过襄阳的时候,诸葛亮劝刘备:“咱们干脆直接攻打刘琮,把荆州抢过来算了!” 刘备却摇摇头说:“刘表对我这么好,我不能干这种忘恩负义的事儿。” 孔衍的《汉魏春秋》里记载,刘琮决定投降后,根本不敢告诉刘备。过了好久,刘备才发现不对劲,派人去问刘琮,刘琮这才派宋忠去给刘备传达消息。刘备一听,又惊又怒,对宋忠说:“你们这些人做事也太不地道了,这么大的事儿不早点告诉我,现在大祸临头才说,是不是太过分了!” 说着就拔出刀来,不过最后还是忍住了,说:“杀了你也难解我心头之恨,我堂堂大丈夫,临别也不想杀你这种人,你走吧!”
刘备把队伍停下来,远远地喊刘琮,想和他说几句话。刘琮吓得腿都软了,根本不敢起身。可刘琮身边的人还有荆州的百姓,好多都觉得刘备仁义,纷纷跑来投奔他。《典略》里说,刘备临走的时候,还专门去刘表的墓前拜别,哭着离开了襄阳。
等刘备走到当阳的时候,队伍已经有十多万人,拉辎重的车也有几千辆,人多车多,一天只能走十几里路。刘备没办法,只好另外派关羽带着几百艘船,先去江陵等着和大部队会合。有人着急地劝刘备:“咱们得赶紧往江陵跑,现在虽然人多,但真正能打仗的没几个,曹操的大军要是追上来,咱们根本挡不住啊!” 刘备却坚定地说:“要成就大事,最重要的就是得有人支持。现在这么多人愿意跟着我,我怎么能忍心抛下他们不管呢!” 习凿齿就评价说,刘备哪怕是在最艰难危险的时候,也始终坚守信义,越是情况危急,说话做事越不违背道义。他感念刘表的照顾,这份情义能感动三军;他爱护那些投奔他的忠义之士,宁愿和他们一起面对失败。就凭他这种能收服人心的本事,最后成就大业,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