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20章 诸葛亮传(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大事,孙权在东吴称帝了。孙权的大臣们跑到蜀汉,想让蜀汉承认孙权的皇帝名号,继续保持吴蜀联盟。蜀汉这边很多大臣一听就炸锅了,都觉得跟孙权这种 “僭越称帝” 的人交往没什么好处,从名分和礼仪上来说也不合适,应该直接表明立场,跟东吴断绝联盟关系。

诸葛亮却有不同的看法,他对大家说:“孙权早就有称帝的心思了,咱们一直没跟他计较,就是想借助东吴的力量,和咱们形成掎角之势,一起对抗曹魏。要是现在跟他彻底决裂,孙权肯定会把咱们当成死对头,到时候他就会把兵力调到东边来对付咱们。咱们就得和东吴拼个你死我活,非得把东吴的地盘全打下来,才能腾出手去北伐曹魏。可东吴那边人才济济,将相之间也很团结,不是短时间能打败的。要是咱们和东吴陷入持久战,双方耗在那儿,等咱们把东吴摆平了,曹魏说不定早就壮大得没法收拾了,这可不是什么好计策。

“以前汉文帝对匈奴态度谦卑,先帝刘备也主动和东吴结盟,这都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为了长远利益考虑,可不是一时冲动。现在大家都觉得吴蜀魏三国鼎立,谁也不能齐心协力,还觉得孙权当了皇帝,就没心思北伐了,我看这些想法都不靠谱。为啥这么说呢?因为东吴的实力比不上曹魏,所以只能靠着长江天险自保。孙权没法渡过长江攻打曹魏,就像曹魏没法渡过汉水攻打咱们一样,不是他们不想扩张,而是实力不允许啊。

“要是咱们北伐曹魏,孙权往好了想,会和咱们一起瓜分曹魏的地盘;往坏了想,也会在国内显示武力,扩张领土。就算他按兵不动,只要和咱们保持友好关系,咱们北伐的时候,就不用担心东边有后顾之忧,曹魏也不敢把河南的兵力全调到西边来对付咱们,这对咱们好处可太大了。所以啊,孙权称帝这件事,咱们没必要公开指责他。” 大家听了诸葛亮的分析,都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蜀汉派卫尉陈震前往东吴,祝贺孙权称帝,继续维持吴蜀联盟。

建兴九年,诸葛亮又一次出兵祁山。这次,他用上了新发明的 “木牛” 来运送粮草,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诸葛亮一边进军,一边派人联络鲜卑族的首领轲比能,邀请他一起对抗曹魏。轲比能也想趁机捞点好处,就带着人马来到故北地石城,响应诸葛亮。

曹魏这边,大司马曹真正好生病,没办法带兵出征。魏明帝曹叡急得不行,赶紧把在荆州的司马懿召回朝廷,对他说:“西边诸葛亮来势汹汹,这事儿太重要了,除了你,我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人去应对。” 于是,司马懿被派到长安驻扎,负责指挥张合、费曜、戴陵、郭淮等将领,抵御诸葛亮。

司马懿到了前线,安排费曜、戴陵带着四千精兵守在上邽,自己则率领其他军队,向西救援祁山。张合觉得应该分兵驻守雍县和郿县,以防蜀军突袭,就跟司马懿说:“要是前锋部队能单独抵挡蜀军,将军您就按原计划进军;要是抵挡不住,还把兵力分成前后两部分,就像当年楚国的三军被黥布击败那样,太危险了。” 但司马懿没听张合的建议,坚持率军前进。

诸葛亮得知魏军动向,分出一部分兵力继续攻打祁山,自己则亲自率领大军,在上邽迎战司马懿。郭淮、费曜等人想半路拦截诸葛亮,结果被诸葛亮打得大败。蜀军趁机收割了上邽附近的麦子,补充军粮。之后,蜀军和司马懿的军队在上邽东边相遇,诸葛亮指挥军队占据险要地形,坚守不出。司马懿找不到机会进攻,双方僵持不下,诸葛亮看一时难以取胜,就主动撤军了。

司马懿不肯轻易放过诸葛亮,一路追击到卤城。张合劝说道:“蜀军远道而来找咱们决战,咱们一直不应战,他们肯定觉得咱们不敢打,想跟他们耗下去。现在祁山守军知道咱们的大军快到了,军心已经稳定下来。咱们不如就在这儿驻扎,分出一支奇兵,绕到蜀军后面,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要是一直畏缩不前,不敢逼近蜀军,不仅会错失战机,还会让老百姓失望啊。而且诸葛亮孤军深入,粮草不多,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很快就会撤退的。” 可司马懿还是不听,继续追着诸葛亮。

到了卤城,司马懿也不主动进攻,只是在山上扎营,坚守不出。贾栩、魏平这些将领急得不行,多次请求出战,还抱怨说:“您怕蜀军就像怕老虎一样,这传出去,让天下人笑话啊!” 司马懿被大家说得心里很不是滋味,但还是犹豫不决。其他将领也都纷纷请战,司马懿实在顶不住压力,五月辛巳这天,他派张合去攻打南围的蜀将何平,自己则率领大军从中间的道路向诸葛亮发起进攻。

诸葛亮早有准备,立刻派魏延、高翔、吴班带兵迎敌。蜀军将士们憋了一肚子火,一见到魏军,就像猛虎下山一样勇猛。这一战,蜀军大获全胜,斩杀了三千多魏军,缴获了五千领玄铠、三千一百张角弩。司马懿吃了大败仗,只好灰溜溜地撤回营地防守。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