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白话三国志 > 第29章 庞统法正传(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他年轻的时候,看着愣头愣脑的,没什么人能看出他有啥本事。颍川有个叫司马徽的,为人清雅,最会看人。庞统二十岁那年去找司马徽,当时司马徽正在树上采桑,就让庞统在树下坐着,俩人一聊就从白天聊到了晚上。司马徽越聊越觉得庞统不一般,说他称得上是南州读书人里的头一号,打这起,庞统才慢慢有了名气。

《襄阳记》里说,诸葛亮被称为卧龙,庞统被称为凤雏,司马徽被称为水镜,这都是庞德公说的。庞德公是襄阳人,诸葛亮每次到他家,都会独自在床前下拜,庞德公起初也没拦着。有回司马徽去拜访庞德公,正赶上庞德公要渡沔水去给先人上坟,司马徽就直接进了他家,喊来庞德公的妻子儿女,让他们赶紧做饭,还说:“徐元直刚才说有客人要来我这儿跟庞公聊天。” 庞德公的妻子儿女就都在堂下排好队行礼,忙着准备饭菜。没过一会儿,庞德公回来了,直接就过来坐下,俩人聊得热乎,压根看不出谁是客人。司马徽比庞德公小十岁,却把他当哥哥待,喊他庞公,所以大伙儿都以为庞公是庞德公的名字,其实不是。庞德公的儿子庞山民,名声也不错,娶了诸葛亮的小姐姐,在魏国做黄门吏部郎,死得早。庞山民的儿子庞涣,字世文,晋朝太康年间做了牂牁太守。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子,小时候没什么人看重他,就庞德公觉得他行。庞统十八岁的时候,庞德公让他去见司马徽,司马徽跟他一聊,过后就叹着气说:“庞德公可真会看人,这庞统实在是有大德之人啊。”

后来,郡里任命庞统做功曹。他这人就喜欢研究人际关系,热心于培养扶持人才。每次他称赞别人,往往都比那人实际的才能夸得过分,当时有人觉得奇怪就问他为啥。庞统说:“现在天下大乱,正道越来越不行了,好人少坏人多。我正想振兴风俗,弘扬道义,要是不把他们说得好点,那他们的名声就不值得让人仰慕,不值得仰慕的话,愿意做好事的人就更少了。现在我推荐十个人,就算有五个不太行,那也能得到五个有用的,还能推崇社会教化,让有志向的人自己勉励自己,这不也挺好吗?”

吴国将领周瑜帮刘备拿下荆州,顺势当了南郡太守。周瑜死了之后,庞统送他的灵柩回吴国,吴国人好多都听说过庞统的名声。等他要往西返回的时候,吴国人在昌门给他送行,陆绩、顾劭、全琮都来了。庞统说:“陆先生就好比是劣马,但有快跑的力气;顾先生就好比是笨牛,却能驮着重物走很远。”

《张勃吴录》里说,有人问庞统:“按你这么说,陆先生更胜一筹吗?” 庞统说:“劣马就算跑得再快,能驮的也不过一个人罢了;笨牛一天能走三百里,能驮的难道就只是一个人的重量吗!” 顾劭还跟庞统住了一晚,聊天的时候问他:“你出了名的会看人,我跟你比谁更强点?” 庞统说:“要说熏陶教化社会风气,品评鉴别人才,我比不上你;但要是论起帝王的隐秘策略,掌握世事祸福的关键,我好像比你稍强一点。” 顾劭觉得他说得在理,就跟他亲近起来。

庞统又对全琮说:“你喜欢施舍,看重名声,有点像汝南的樊子昭。”《蒋济万机论》里说,许子将评价人不公平,抬举樊子昭却贬低许文休。刘晔说:“樊子昭从商贩里被提拔出来,到了六十岁,退能安于清静,进能不随便行事。” 蒋济回答说:“樊子昭确实从小到大品行端正,但看他那说话的样子,可比不上许文休。” 庞统觉得全琮虽然智谋不算多,可也是一时的人才。陆绩、顾劭对庞统说:“要是天下太平了,咱们就一起品评天下的人才。” 之后他们跟庞统结下深厚交情,庞统才回去。

刘备掌管荆州的时候,庞统以从事的身份代理耒阳县令,在县里把事儿办得一塌糊涂,结果被免了官。吴国将领鲁肃给刘备写信说:“庞士元可不是只能治理一个小县城的人才,要是让他担任治中、别驾这样的官职,才能真正施展他的才能啊。” 诸葛亮也在刘备面前推荐庞统,刘备就召见庞统,跟他聊得很投机,非常器重他,任命他为治中从事。

《江表传》里说,刘备跟庞统闲聊的时候问他:“你曾经是周公瑾的功曹,我当初到吴国,听说有人偷偷跟孙权说事儿,劝他把我留住,有这回事吗?在谁手下就为谁办事,你就别瞒着我了。” 庞统回答说:“确实有这事儿。” 刘备叹着气说:“我那时候处境危急,有求于孙权,所以不得不去,差点就落在周瑜手里了!天下有智谋的人,想法都差不多啊。当时孔明劝我别去,他的心意特别诚恳,也是担心这事儿。我觉得孙权的防备重点在北方,应该会依靠我作为援助,所以才下定决心没犹豫。那可真是走在险路上,不是万全的办法啊。”

刘备对庞统的亲近和待遇仅次于诸葛亮,后来庞统就跟诸葛亮一起担任军师中郎将。《九州春秋》里说,庞统劝刘备:“荆州荒凉残破,人才都快没了,东边有孙权,北边有曹操,想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怕是难成事儿。现在益州国家富裕,百姓强盛,户口有一百万,军队装备样样齐全,宝物货物不用从外面求,现在可以暂时借过来成就大事。” 刘备说:“现在跟我水火不容的是曹操,曹操待人严苛,我就待人宽厚;曹操行事残暴,我就行事仁慈;曹操诡诈,我就忠厚;每次都跟曹操反着来,才能把事儿办成。现在因为这点小利益就在天下人面前失信失义,我可干不出来。” 庞统说:“形势变化的时候,本来就不是一种办法能搞定的。兼并弱小的,攻打昏庸的,这是五霸干的事。用不合常规的手段取得,再用合乎道义的方式守住,之后用大恩大惠报答,事成之后,封给他们一个大的封地,这怎么能算失信呢?现在不拿下益州,最后也会被别人占了便宜。” 刘备听了就决定进军益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