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李平被废为平民,流放到梓潼郡。诸葛亮又给李平的儿子李丰写信说:“我和你们父子同心协力辅佐汉室,这是神明都知道的,不只是人知道。我上表让你父亲主管汉中,把东关的事务交给你,这些都没跟别人商量过。原以为凭着真诚能感动他,他会始终如一,没想到中途会出这种事!从前楚国的大臣多次被贬,最终还能恢复职位,只要能反思过错就能得福,这是自然的道理。希望你能安慰你父亲,让他好好反省以前的过错。现在他虽然被解职,身份地位不如从前,但家里还有百十来个奴婢宾客,你以中郎参军的身份在府里任职,和其他人比起来,家境还算好的。要是你父亲能真心悔过,你再和蒋琬(公琰)好好合作,或许还有机会恢复职位。仔细想想我的话,明白我的用心,写这封信时我长叹不已,只能流泪了。”
建兴十二年,李平听说诸葛亮去世,发病而死。他一直盼着诸葛亮能重新起用他,觉得后来的人不会这么做,所以才悲愤交加。
习凿齿曾评价说:从前管仲剥夺了伯氏三百户的封地,伯氏到死都没怨言,圣人都觉得这不容易。诸葛亮能让廖立流泪悔过,让李平悲愤而死,这哪里只是没怨言可比的!水最公平,所以邪僻的人也会以它为准则;镜子最明亮,所以丑陋的人也不会怨恨它。水和镜子能看清万物而不遭怨恨,是因为它们无私。水和镜子无私都能避免非议,何况君子怀着让万物生长的心意,广施怜悯宽恕的德行,在必须用法的时候才用法,对犯法的人施加刑罚,封赏不是出于私心,处罚也不带着怒气,天下还有谁会不服呢!诸葛亮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善于用刑了,从秦汉以来都没有过这样的人。
后来,李丰官做到了朱提太守(苏林在《汉书音义》中说:“朱” 读 “铢” 的音,“提” 的发音就像北方人把 “匕” 叫 “提” 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