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琰,字威硕,是鲁国人。当年刘备在豫州的时候,征召他做了从事。因为刘琰和刘备是同宗,又风度翩翩,很会说话,刘备对他特别好,让他一直跟在身边,常把他当作宾客对待。
刘备平定益州后,任命刘琰为固陵太守。后主刘禅即位,封他为都乡侯,官位常常仅次于李严,担任卫尉、中军师、后将军,后来又升为车骑将军。不过刘琰并不参与国家政事,只是统领一千多士兵,跟着丞相诸葛亮提些建议罢了。
刘琰的车马服饰、饮食用度,称得上奢侈浪费。他有几十个侍女,都能唱歌跳舞,刘琰还教她们全都诵读《鲁灵光殿赋》。
建兴十年,刘琰和前军师魏延关系不和,说话虚妄不实,诸葛亮责备了他。刘琰给诸葛亮写信道歉说:“我本性空虚,本来品行就浅薄,再加上有嗜酒的毛病,从先帝在世以来,各种议论纷纷,几乎要让我垮掉。很幸运承蒙您明察我一心为国,原谅我身上的污点,扶持帮助我,让我得到俸禄职位,一直到今天。最近我因为醉酒糊涂,说话有错误,您仁慈宽厚,忍着没把我送到司法部门治罪,让我得以保全,保住性命。我一定会严格要求自己,反省过错,哪怕献出生命,也要向神灵发誓;如果不能为您效力,就没脸再活在世上了。” 于是诸葛亮打发刘琰回成都,官位还和原来一样。
刘琰失意后精神恍惚。建兴十二年正月,刘琰的妻子胡氏进宫向太后祝贺,太后下令特意留下胡氏,过了一个月胡氏才出宫。胡氏长得很漂亮,刘琰怀疑她和后主有私情,就叫了五百名士兵鞭打胡氏,甚至用鞋子抽打她的脸,之后把她休弃赶走。
胡氏把这些事全都告诉了有关部门,刘琰因此被关进监狱。官员们商议后说:“士兵不是用来鞭打妻子的人,脸也不是承受鞋子打的地方。” 最终刘琰被处死示众。从这以后,大臣的妻子、母亲进宫朝贺的惯例就取消了。
魏延,字文长,是义阳人。他当年作为刘备的部曲,跟随刘备进入蜀地,多次立下战功,被升任为牙门将军。
刘备成为汉中王,将治所迁到成都,这时需要一位重要的将领去镇守汉川。众人议论纷纷,都觉得这个人必定是张飞,张飞自己心里也这么认为。可刘备却提拔魏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兼任汉中太守,这一决定让全军上下都十分震惊。
刘备召集大臣们,问魏延:“如今把重任托付给你,你在这个职位上打算怎么做?” 魏延回答说:“要是曹操率领全天下的兵力来进攻,我请求为大王抵挡他;要是他派偏将带领十万大军前来,我请求为大王消灭他们。” 刘备听了连连称赞,大臣们也都觉得他的话很有气魄。
刘备称帝后,魏延被进封为镇北将军。建兴元年,他又被封为都亭侯。建兴五年,诸葛亮驻守汉中,改任魏延为督前部,兼任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建兴八年,诸葛亮派魏延向西进入羌中,魏国的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和魏延在阳谿交战,魏延大败郭淮等人,之后被升任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授予符节,进封为南郑侯。
魏延每次跟随诸葛亮出兵,总想着请求率领一万人马,和诸葛亮分兵走不同的路线,在潼关会合,就像当年韩信那样,可诸葛亮总是制止他,不答应他的请求。魏延常常说诸葛亮胆小,感叹自己的才能没能完全施展。
《魏略》里记载:夏侯楙担任安西将军,镇守长安。诸葛亮在南郑和手下大臣们商议军情,魏延说:“听说夏侯楙年纪轻,又是曹操的女婿,胆小还没有谋略。现在给我五千精兵,再带上五千人的粮草,直接从褒中出发,沿着秦岭向东,到子午道后再向北,不超过十天就能到达长安。夏侯楙听说我突然到了,肯定会乘船逃跑。长安城里只有御史、京兆太守这些人,横门邸阁的存粮和百姓手里的粮食,足够我们食用。等东边的魏军集结过来,还需要二十多天,而您从斜谷过来,一定能按时到达。这样一来,就能一举平定咸阳以西的地区了。” 但诸葛亮认为这个计策太冒险,不如从平坦的道路进军,稳稳当当地夺取陇右,这样能确保胜利且没有后顾之忧,所以没有采用魏延的计策。
魏延很会体恤士兵,勇猛程度超过常人,可他性格高傲,当时的人大多都避让着他。只有杨仪不迁就他,魏延对此极为愤恨,两人的关系就像水火一样不相容。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出兵北谷口,魏延担任前锋。他率军走出诸葛亮的营地十里后,梦见自己头上长了角,就去问占梦的赵直。赵直骗魏延说:“麒麟有角却不用,这是不用打仗敌人就会自行溃败的征兆。” 可赵直退下后却告诉别人:“‘角’这个字,是‘刀’字下面加个‘用’字;在头上用刀,这可是非常凶险的预兆啊。”
这年秋天,诸葛亮病重,秘密和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商议自己死后的退军安排,命令魏延断后,姜维在魏延之后;如果魏延不听从命令,军队就自行出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