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脸盲公主她撩完就忘 > 第354章 来都来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月上梢头,穆原才回到穆府。

后肩的伤还未好,每日处理公务不曾懈怠,回到府中时伤口还会隐隐作疼。

不过这样一个箭伤就让他这样不方便,也不知再重一些的伤怎么熬。

桌案上摆着明晏写回的信,信中写的都是她在镇北军问清楚的事,别的一句话没有。

她心中挂念此事,只要有一丝疑点都要查个清楚明白。

穆原已将自己能查到的信息全部写下让人送出,也不知她能否收到。

如今周王瑞王在禁足思过,暂时能安稳就好,可若指使郑齐山派出刺客的当真是瑞王,那在明晏身边的赵宜就不得不防。

她如今远在千里之外,只能祈祷她平安。

打开窗,看着窗外点缀星辰的夜空,也不知她见的是不是同一片星空,知不知道他在想她。

秋风起,吹来层层乌云。

明晏躺在床上迷迷糊糊听着窗外的雨声,鼻尖是熟悉喜欢的香。

胥州确实爱下雨,入了秋居然也如夏日一般,说下就下。

下个一整夜不停。

惆怅望着屋外雨幕,看着孟西送来的厚厚的信。

全是穆原在京中替她查的消息。

和她知道的也差不多,只这次他写得更详细,连筹粮运粮的路线图都送了来。

确实比温承查得更多更快。

明晏研究半晌,也没看出运粮路线有什么奇怪之处。

想了想,让人去请崔时越的父亲来看看,他世居胥州,生意又做得大,也许能有不一样的看法。

崔父很快就打着伞到来。

拿着明晏给的路线图和崔时越一起研究了很久。

明晏看着面上一会儿疑惑一会儿点头,不由问道:“怎么了?有问题?”

崔父双手将路线图放回去,道:“小民做生意运货一般不会走这条线路,只是朝廷规划的路线肯定有他的理由,不敢妄言。”

明晏坐直了身体,“你说,为何不走这条路线?这可是最短的。”

崔父道:“虽然是最短的,却不是最快的,公主请看。”

他指着线路图道:“这里从秦州经云州禹州胥州再去暨城,虽说看着短,可是胥州的官道多山路,走得慢。如果取道陈州,一路宽阔,看着绕了一段路,其实马车走起来会更快些。”

明晏道:“胥州能筹集的粮也许更多。”

崔父道:“陈州不比胥州差,况且两州接壤,若是小民组织,便派人提前让胥州把粮送到陈州会合,然后从陈州走官道去暨城。”

崔父说完又谦虚道:“这只是小民的拙见,朝廷贵人们肯定有别的想法也说不定。”

明晏谢过他,提议要去官道看看。

崔父便道让崔时越做向导,为她讲解。

崔时越睁大了眼,连拒绝都来不及说他父亲已经把他推出去了。

他到底知不知道他跟着公主有多危险啊。

明晏乐意接受,有个本地人领路自然更好。

崔时越认命去准备车马。

细雨绵绵,驾着马车一路去了当年出事的官道。

明晏打着伞下了车四处查看。

官道依山而建,左侧是坡度较高的山林,只是山顶较平,如今下着雨有不少泥水流下来。

右侧是一个地势稍矮的土坡,土坡下有一个大湖。

那便是陈州上游,每年洪涝的罪魁祸首,红湖。

红湖边上的枫林成片,映照在湖面上,火红一片,景致奇好。

明晏提议上山去看看。

随行保护的孟西和向导崔时越打着伞跟随。

下雨湿滑,山路难行,没走几步鞋子衣摆就已经湿透。

鞋底黏上厚厚的泥土,重如千斤。

明晏和孟西两个习武之人还好,崔时越爬得大喘气。

很想提议回去,等天晴了再来。

明晏回头看他气喘吁吁累极的模样,道:“崔郎君这身板瘦弱了些吧。”

崔时越巴不得她看不上自己,顺着话道:“公主慧眼,我是身体差了些。”

孟西拿棍子刮着鞋底的泥,看了看周围,道:“殿下,刚下了一夜的雨,也看不出来有山石滑落的模样,咱先回吧,这雨瞧着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明日咱们再来看?”

明晏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只是站在高处望了望官道。

因为是依山而建,所以歪歪扭扭,一会儿上一会儿下,看着是不如陈州的官道好走。

下了山打道回府。

下了雨后拉着粮食兵器的马车可能还会陷入官道里,行进更是缓慢。

若是再山石滑落,更是麻烦。

这确实不是一条最优的路线。

回房换了衣服坐在屋中喝茶,看着赵宜明绪南呈报的巡察进度。

施凝云从隔壁过来陪她说话,也凑过去看。

胥州不算大州,民风还算淳朴,来了这么几天也没听说有什么天怒人怨的事。

明绪南坐在明晏对面,啃着面前的果子,好奇道:“小姑姑今日去看官道做什么?”

“随便看看。”

“那怎么不叫上我一起?”

“临时决定的,明天还要去。”

“去做什么?”

“看看山林,若是当真有滑坡的隐患,想办法解决了,以免影响胥州百姓出行。”

明绪南立马道:“那我也要去。”

明晏道:“行,那边还看得到红湖,湖边的枫叶都红了,景色不错。”

又朝一旁施凝云道:“施施要去看看吗?景致极好,不比我们在南江看到的枫林差,只是下着雨不方便,只能在马车里看看。”

施凝云点点头,“来都来了,不看可惜。”

消息传得快,没一会儿,大家都说明日要去看看这美景。

明晏看着一众兴致勃勃不怕雨淋的人,颇有些无语。

“行,都去,若是马车陷泥里,正好人多了好推。”

胥州的雨一来就不停。

入了夜甚至开始打雷,夜晚也有了几分凉意。

明晏躺在床上听着雨声,这么大的雨,也不知道那官道上是什么情景。

当年是不是也是这样大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