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 第351章 装神弄鬼(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恪将皇帝比作尧舜,既是无上赞美,也是无形枷锁。

若嘉靖日后行为有亏,这顶高帽子反而会成为言官攻讦的利器。

"石麓兄尽管照常写。"陈恪将青词放入锦囊,声音轻如蚊呐,"圣上要的,不过是个'名正言顺'。"

高台上,嘉靖的道袍广袖无风自动。

他虽闭目打坐,神识却格外清明。

斋宫内每一处细微动静都逃不过他的感知,陈恪与李春芳的耳语,笔尖与纸面的摩擦。

当陈恪的青词通过黄锦呈到御前时,嘉靖的指尖在纸面上轻轻摩挲。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穿透那些华丽的辞藻,直抵文字背后的真意。

"好个混小子。"嘉靖在心中暗叹,"朕让你写'君权天授',你倒给朕套上尧舜的枷锁。"

他的目光在"远迈尧舜"四字上停留许久,嘴角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

这马屁拍得着实精妙——表面极尽谄媚之能事,实则暗含规劝之意。

若公开驳斥,反倒显得自己心虚;若欣然接受,又等于默认了尧舜之君的为政标准。

知乎收藏夹《帝王心术解析》自动翻开:【当臣子用赞美的方式规劝时,通常意味着他摸准了你的底线】。

嘉靖突然轻笑一声,声音低得只有身旁的黄锦能听见:"这小子,胆子不小。"

黄锦不明所以,只得赔着笑脸躬身。

嘉靖却已转向李春芳的青词,这篇倒是中规中矩,完全按照那二十八字的精神,将"天道"与"皇权"紧密联系,无一字逾矩。

"赏李卿金花一对。"嘉靖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整个斋宫为之一静。

李春芳呆若木鸡,直到身旁同僚推搡才慌忙出列谢恩。

群臣面面相觑,目光不约而同地瞟向陈恪——这位以青词得宠的靖海伯,今日竟未获赏赐?

陈恪却神色如常,甚至嘴角还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他安静地跪坐在案几前,目光坦然迎接四面八方投来的探究眼神。

高台上,嘉靖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

他故意不赏陈恪,正是要给这个胆大包天的年轻人一点小小警告——在帝王面前耍心眼,终究要付出代价。

但当他的目光与陈恪相遇时,那双深邃如潭的眼睛里没有丝毫不满或惶恐,只有一种了然于心的平静。嘉靖忽然明白了,陈恪早预料到会有此结果,甚至可能故意为之。

"好个陈子恒。"嘉靖在心中暗道,"原来你早知朕会看穿,却偏要如此。这是试探,还是..."

他忽然想起献俘大典上,陈恪在享殿中说过的"臣要这天下,配的上陛下的雄心"。

此刻那看似谄媚的"尧舜之喻",不正是另一种形式的"雄心"吗?

斋宫外,北风卷着碎雪拍打窗棂。

嘉靖将陈恪的青词缓缓折好,收入袖中。

这个动作很轻,却让一直观察圣颜的徐阶瞳孔微缩——皇帝收起了靖海伯的青词,却将其他人的当场焚化,这意味着什么?

"回宫。"嘉靖拂袖起身,道袍上的暗龙纹在光晕中若隐若现。

群臣伏地恭送,唯有陈恪抬头,恰与转身的嘉靖四目相对。

那一瞬间,帝王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许,而陈恪则微微颔首,如同学生答对了夫子的考题。

黄锦尖细的嗓音响起时,两人已各自恢复常态。

但那一瞬的默契,却如同雪地上并行的足迹,清晰可见又转瞬被新雪覆盖。

知乎收藏夹《君臣相处之道》自动翻开:【当帝王默许你的"越界"时,通常意味着你已触及他内心的认可】。

陈恪走出斋宫时,李春芳捧着金花追上来,脸上满是困惑:"子恒,圣上为何..."

"石麓兄的青词工整典雅,得赏是应该的。"陈恪笑着打断他,伸手拂去对方肩头的雪粒,"至于我...或许是圣上觉得,我已不需要这些虚礼了吧。"

他说得轻描淡写,目光却望向西苑深处。

那里,嘉靖的身影已消失在重重宫阙之中,唯有铜镜折射的余光还在雪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陈恪知道,今日这场无声的博弈没有赢家,也没有输家。

嘉靖得到了他想要的"君权天授"的背书,而自己则在看似谄媚的颂圣中,悄悄埋下了"尧舜之君"的理想标准。

"穿越者守则第三百一十六条:"陈恪在心中默念,"当你要规劝君王时,请记住——最好的谏言往往藏在最美的赞歌里。"

雪,下得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