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投影里,南极裂缝的能量指数刚稳定在安全阈值,江浅就抓起了加密通讯器。冰冷的金属外壳上还残留着昨夜调试设备时的指纹,她指尖在拨号键上悬停半秒,最终按下了代表亚马逊前线的绿色按钮。电流滋滋声里,陈教授布满皱纹的脸逐渐清晰,背景里能看到科考站的帐篷被能量流吹得猎猎作响,远处的螺旋裂缝泛着幽蓝的光。
“陈教授,有新发现。” 江浅将全息模型旋转 180 度,装置与钟楼的能量网络在投影中熠熠生辉,“钟楼的隐藏装置能将修复效率提升至少 40%,我们需要重新校准锚定装置的参数。” 她放大模型中五怨器的位置,金鳞闪烁的光芒透过屏幕,映在通讯器表面的划痕上 —— 那是上周与国际团队对接时,不小心摔在岩石上留下的。
陈教授的声音带着风沙的粗粝感,他身后的助手正用激光测距仪测量裂缝边缘的时空褶皱。“我们刚检测到能量波动异常,还以为是设备故障。” 老教授的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速敲击,屏幕上弹出亚马逊基地的实时数据,“锚定装置的能量转化率突然从 67% 跳到 89%,原来问题出在你们那边。” 他突然咳嗽起来,通讯器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应该是在躲避被能量流掀起的碎石。
林野突然撞开指挥中心的门,橙色工装服上沾着的焊锡还冒着青烟。“刚完成磁导仪的现场测试!” 他将平板电脑怼到江浅面前,屏幕上的南极裂缝修复进度条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爬升,“加装在赤道基站的磁导仪让能量传输效率提升了 21%,张教授说这数据和楚巫古籍记载的‘导气入窍’效果完全吻合!” 他说话时,工装服口袋里的青铜鳞片突然发出轻响,与通讯器里传来的亚马逊风声形成奇妙的共振。
张译推来的古籍堆顶端,《楚巫仪式考》的扉页正泛着淡淡的金光。他用镊子夹起一张透明拓片,上面的朱砂符咒在能量场中缓缓旋转,与五怨器玉琮表面的纹路逐渐重合。“找到了‘合器祭’的完整流程。” 老教授的激光笔在拓片上划出弧线,“需要在春分子夜,将五怨器按五行方位摆放,楚巫后人以血为引,念诵‘镇魂咒’的同时启动装置,三者缺一不可。” 拓片边缘的小字突然亮起,显示出仪式的最佳时长 —— 恰好是钟楼铜钟敲响七声的时间。
小周的防水板上,新旧两套修复方案正并排躺着。左侧是之前制定的计划,密密麻麻的批注显示经过十七次修改;右侧的新方案用红笔标注着关键变更,将装置的能量输出、钟楼的共振频率、仪式的时间节点完美串联。“新方案的容错率提升到 92%。” 她用圆规在两个方案的交汇点画圈,那里正是青铜棱镜与装置结合的瞬间,“我们保留了原计划的量子锚定系统作为备用,即使装置出现意外,也能保证裂缝不会扩大。”
江浅的目光在通讯器屏幕上停留,陈教授正展示着亚马逊基地新搭建的祭坛 —— 五块刻着楚巫符文的岩石围成圆形,中心的凹槽里嵌着块小型青铜棱镜,是用主棱镜的边角料铸造的。“按你们传来的图纸搭的。” 老教授的手指拂过岩石上的符文,那里还残留着刚涂抹的朱砂,“当地的土着长老说,这地方在月圆之夜会有蓝光从地下冒出,看来他们早就知道这里是能量节点。”
林野突然将频谱分析仪的数据线插进通讯器,亚马逊裂缝的能量波形立刻与钟楼装置的输出波形并排显示在大屏幕上。“你看这两组波动!” 他指着波形重合的部分,橙色衣袖扫过张译的古籍,带起一阵细碎的纸声,“裂缝的能量频率和装置输出的银白色能量完全互补,就像钥匙和锁孔!这说明楚巫早就知道裂缝的特性,装置就是为修复它们设计的!”
张译从古籍中抽出一卷羊皮地图,泛黄的皮质表面用金线绣着五浊镇周边的地形。他将地图与全球裂缝分布图重叠,金线勾勒的五条山脉恰好与能量管道的走向吻合。“‘合器祭’需要地脉能量作为支撑。” 老教授的激光笔在地图上点出五个红点,“这五处是地脉交汇点,对应五怨器的摆放位置,我们需要在每个点部署备用能量源,以防仪式中途能量中断。” 羊皮纸边缘的穗子在能量流中轻轻摆动,像在应和他的话语。
小周的热成像仪突然发出提示音,屏幕上的亚马逊裂缝模型中,代表五怨器的五个光点开始闪烁。她迅速调出仪式流程表,铅笔在防水板上划出倒计时:“距离春分子夜还有十九小时,需要提前三小时完成五怨器的定位,一小时校准能量频率,半小时进行仪式彩排。” 她突然抬头,笔尖指向屏幕角落,“陈教授,你们那边的温度已经降到零下三度,要注意防冻,能量流会导致局部气温骤降。”
江浅注意到通讯器里的陈教授正往手上哈气,老教授的手套指尖已经磨破,露出冻得通红的皮肤。“把备用加热装置打开。” 她的声音柔和了些,“楚巫仪式讲究‘心诚则灵’,但冻僵的手可握不住法器。” 她调出五怨器的保温参数,“铁匕首需要保持在 25℃才能发挥最佳效果,让队员把恒温箱调到这个温度。”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