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的 1967 年城郊,一片曾经因时空能量紊乱而荒芜的土地上,如今矗立起一座占地两百亩的时空生态保护教育基地。基地入口处,两座造型别致的展示墙格外醒目 —— 左侧墙面用复古砖石搭建,镶嵌着 1913 年雾灵山荒芜的老照片、1938 年战后湿地退化的影像资料,墙面缝隙中还裸露着些许干裂的土壤;右侧墙面则采用透明玻璃材质,展示着如今郁郁葱葱的雾灵山实景、鱼虾成群的湿地航拍图,玻璃上用荧光颜料绘制着时空能量流动的轨迹。江浅穿着便于行走的运动鞋,正和基地负责人李主任沿着石板路巡查,她伸手触摸左侧墙面的老照片,感慨地说:“这些资料太珍贵了,要让每个来基地的人都能直观看到,时空修复前后生态环境的变化有多大。”
李主任笑着点头,指向不远处的 “时空生态展示馆”:“展示馆里分了‘生态变迁’‘时空修复’‘保护实践’三个展厅,我们还引进了‘时空对比投影’技术,游客站在指定区域,就能看到同一地点 1913 年、1938 年、1967 年的生态场景切换。” 走进展示馆一层的 “生态变迁” 展厅,1913 年的地脉守护者周伯正带着一群孩子,围着一台 “时空对比仪” 观看。当周伯按下仪器上的 “1913 年雾灵山” 按钮时,仪器投射出的画面里,雾灵山植被稀疏,山间溪流浑浊,偶尔能看到几只零星的飞鸟;按下 “1967 年雾灵山” 按钮后,画面瞬间切换,漫山遍野的树木枝繁叶茂,溪流清澈见底,成群的鸟类在林间穿梭。“孩子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吗?” 周伯笑着提问,10 岁的小男孩阿明立刻举手:“我知道!爷爷说过,是因为咱们修复了地脉节点,让时空能量稳定了,植物才能好好生长!” 周伯欣慰地点头:“没错,生态环境和时空能量息息相关,只有守护好时空稳定,才能让大自然恢复生机。”
在 “时空修复” 展厅,1967 年的生态专家张博士正用模型演示 “地脉修复技术”。他手中的沙盘上,代表地脉节点的红色指示灯忽明忽暗,“这就像 1938 年战后的地脉状态,能量紊乱导致周边土壤贫瘠,植物难以存活。” 说着,他将代表 “修复装置” 的蓝色模块放在沙盘上,红色指示灯逐渐稳定,沙盘上的小草模型慢慢 “生长” 出来。“我们通过在关键地脉节点安装能量稳定装置,调节时空能量流动,让土壤恢复肥力,生态环境才能逐步改善。” 张博士讲解道,来自 1938 年的小女孩莉莉好奇地问:“张博士,那我们现在还能为生态保护做些什么呢?” 张博士笑着说:“接下来咱们去‘保护实践’展厅,那里有很多普通人也能参与的生态保护方法,比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这些小事都能为保护生态出一份力。”
基地的户外区域,更是开展生态保护实践活动的绝佳场所。在 “时空植树区”,工作人员为每个参与者准备了不同时空的特色树苗 ——1913 年的 “序能松”、1938 年的 “战地柳”、1967 年的 “环保杉”,每种树苗都附带一张 “成长卡片”,记录着树苗的生长习性和对应的生态作用。周末的植树活动中,1967 年的张先生带着儿子小宇,选了一棵 “序能松” 树苗。小宇拿着小铲子,费力地挖坑,额头上渗出了汗珠。“爸爸,这坑要挖多深呀?” 小宇问道。张先生指着 “成长卡片” 说:“你看卡片上写着,‘序能松’的根系要扎进含有地脉能量的土层,所以坑要挖 50 厘米深。咱们一起加油!” 父子俩齐心协力,终于把树苗栽好,小宇还在树苗旁立了一块小木牌,写上 “小宇的时空守护树”。“爸爸,我们什么时候能再来看看它呀?” 小宇问,张先生笑着说:“等下个月,咱们来给它浇水,看看它是不是长高了。保护生态就像照顾小树,需要长期坚持。”
“湿地保护实践区” 则还原了 1938 年战后湿地的修复场景,这里设置了水质监测、水生植物种植、垃圾清理等实践项目。在水质监测点,1913 年的村民王婶正跟着工作人员学习使用 “时空水质检测仪”。“您看,这个检测仪能同时检测出水中的时空能量残留和污染物含量,数值超过 100 就说明水质需要改善。” 工作人员一边演示一边说,王婶接过检测仪,放入水中,屏幕上显示数值为 85。“还好,水质达标了!” 王婶松了口气,又问,“要是数值超标了怎么办呀?” 工作人员指着旁边的 “序能净化装置”:“我们会用这个装置,通过时空能量将水中的污染物分解,让水质恢复正常。您也可以在生活中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从源头保护水质。”
基地还定期组织 “时空生态考察队”,带领参与者前往 1913 年的雾灵山自然保护区、1938 年的湿地修复区进行实地考察。在 1938 年的湿地考察中,生态专家带着大家观察湿地中的动植物。“大家看,那是‘战地鸭’,1938 年战后一度濒临灭绝,通过这些年的湿地修复,它们的数量已经增加了三倍。” 专家指着远处水面上的水鸟说,1967 年的高中生小林拿着笔记本,认真记录着:“专家,湿地修复除了种植水生植物,还有其他方法吗?” 专家笑着说:“我们还会利用时空能量,改善湿地的土壤结构,同时建立‘生态缓冲带’,减少周边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这些方法,你们在学校也能宣传,让更多人了解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