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曦则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接下来的一个月,我会每天向老林学习 1 小时巫祝口诀和能量引导技巧,每周进行一次模拟演练,争取在月底前能独立完成小型异常的能量引导操作。同时,我会将学习内容整理成手册,分享给团队其他成员,让更多人掌握这一技能。”
赵工程师与孙磊也对设备准备进行了优化:“我们会重新制定‘物资携带清单’,根据预警级别明确物资种类和数量 —— 一级预警携带 20 克时砂、4 块备用电池、1 套简易维修工具;二级预警携带 50 克时砂、8 块备用电池、2 套维修工具;三级预警则携带 100 克时砂、12 块备用电池、3 套维修工具,并配备应急通讯设备,确保在复杂环境下也能保持通讯畅通。”
会议最后,江浅对此次总结交流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今天大家分享的经验很宝贵,指出的问题也很关键。通过这次总结,我们不仅优化了应对策略和协作方式,还明确了后续的改进方向。守护时空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弥补不足,才能持续提升团队的应对能力,更好地守护每一个时空的稳定。”
她还宣布,今后将把 “经验总结与交流” 常态化,每月召开一次月度总结会,每季度召开一次跨时空经验交流会,邀请 1913 年、1938 年、1967 年的团队共同参与,分享不同时空的异常处置经验,实现跨时空的知识共享与能力提升。
会议结束后,团队成员们纷纷行动起来,有的开始整理今天的会议纪要,有的着手制定各自负责的优化计划,有的则在会议室角落继续讨论细节。老林拿着陈曦制定的学习计划,认真地标注着重点;赵工程师与孙磊则围着物资清单,仔细核对每一项物资的数量和规格。
江浅看着眼前忙碌而有序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欣慰。她知道,正是这种坦诚交流、积极改进的态度,让守护团队不断成长,成为守护时空稳定的坚强力量。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能力的持续提升,无论未来遇到何种时空异常,这支团队都能从容应对,守护好每一个时空的安宁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