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黑中介的那些人 > 第216章 阿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阿榆负责在旁边倒酒,看着皮特哥在酒过三巡后突然话锋一转:“张厂长,您要的高压电工我给您留了五个河南籍的,他们老家离厂区近,稳定性比跨省招来的强。” 说着从公文包里掏出打印好的简历,每个名字旁边都用红笔标着家庭住址到厂区的距离。

散场时已是凌晨一点,皮特哥在酒店门口扶着树吐了半天,西装裤膝盖处沾满了泥点。“把这个合同初稿发邮箱……” 他掏出手机想解锁,手指却在屏幕上乱晃,最后索性把手机塞给阿榆,“密码是你入职那天的日期,记得标红付款条件那三条。”

回到公司时,保安室的大爷正打着哈欠开闸。皮特哥瘫在会客区的沙发上,把西装外套垫在脑袋底下,叮嘱阿榆六点半叫醒他 —— 早上八点要主持研发部的系统内测会。阿榆看着他蜷缩的身影,忽然发现这个平时总穿着挺括衬衫的主管,此刻像个耗尽电量的机器人。

凌晨五点,阿榆去茶水间泡咖啡,发现皮特哥已经坐在工位上了。他眼下的黑眼圈深得像烟熏妆,正对着电脑修改一份《跨区域劳务协作应急预案》,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批注里,有一条写着:“当天气预警达到橙色时,需提前 48 小时调配本地备用工人,避免跨省交通中断影响到岗率。”

“醒了?” 皮特哥抬头时眼里布满血丝,“帮我把这份文件发给孙总,他今天飞广州谈校企合作,落地前要给他过目。”

阿榆接过文件时,指尖不小心碰到对方的手背,烫得像刚贴过暖宝宝。他忽然想起上周在卫生间听到两个实习生聊天,说皮特哥这种管理层 “每天就知道开会喝酒,钱来得太容易”。可现在看着那份标注着三十七个修订版本的应急预案,他终于明白那些看似轻松的酒局背后,是把地域差异、天气因素、政策变动都纳入考量的精密计算 —— 这哪是换件衣服就能学会的本事。

上午八点的会议,皮特哥准时出现在会议室,衬衫换成了干净的浅蓝色,只是袖口还沾着没洗干净的酒渍。他对着研发团队演示新系统的用工预测模型,当张工质疑数据准确性时,他立刻调出近三年的同期数据对比表:“你们看,每年梅雨季节后,电子厂的流失率会上升 17%,这个参数必须修正。”

阿榆坐在后排,看着皮特哥在白板上画着复杂的流程图,突然想起阿卿说过的 “不可能三角”。低门槛、高收益、少麻烦,在皮特哥这里变成了更残酷的现实:要统筹内部就得懂技术,要对接外部就得通人情,要保证收益就得扛住身体的透支。这哪里是管理,分明是在钢丝上玩杂耍。

散会后,孙总从广州发来视频通话,背景是机场的登机口。“皮特,校企合作那边要压价,你把去年的学生留存率报告发过来。” 屏幕里的老板穿着熨帖的西装,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说天气,“另外,城西那个劳务市场的拆迁补偿谈得怎么样了?下周我回来要结果。”

皮特哥刚汇报完工作,手机又响了,是生产部说新系统的打卡功能出了 bug。他一边听电话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录,笔尖在纸页上划出急促的沙沙声,像在跟时间赛跑。

阿榆路过主管办公室时,看到皮特哥正对着镜子扯领带。他两鬓的头发比上个月稀疏了些,额头上新增了几道竖纹,可眼神里的专注丝毫未减。窗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在他身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影,像一幅描绘着生存压力的油画。

那一刻,阿榆忽然懂了阿卿没说出口的话。人力资源这行当,最可怕的不是体力上的累,而是思维维度的天堑—— 有人能看到招工需求,有人能预判用工风险,有人能整合跨区域资源,而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停留在填写入职表的层面。就像皮特哥手机屏保上的那句话:“能把简单做到极致,已经是绝大多数人的天花板。”

他回到自己的工位,翻开笔记本,在昨天写的 “创业计划” 旁边画了个问号。抽屉里的那份计划书还静静躺着,但此刻在他眼里,那些盈利模式突然变得像儿童涂鸦 —— 他连皮特哥处理的十分之一的复杂变量都没考虑过,又凭什么觉得换个老板的头衔就能破局?

走廊里传来皮特哥打电话的声音,依旧是那种语速飞快却条理清晰的语调:“…… 对,把安徽籍工人的保险方案单独列出来,他们那边的新农合报销比例跟江苏不一样……” 阿榆望着窗外穿梭的人流,忽然觉得自己之前追求的 “顶峰”,或许根本就不是某个职位,而是像皮特哥这样,在知道每块拼图的形状后,还能有把它们拼成完整图景的耐心与韧性。

这认知像杯刚沏好的浓茶,带着苦涩,却也透着清醒。

周五下午的项目复盘会,气氛像被暴雨浇过的柴火堆,闷得发不出火星。

皮特哥把芯片厂的用工报告摔在桌上,打印纸边缘被气流掀得簌簌作响。“系统上线延迟三天,导致五名电工未能按时到岗,按合同要扣掉 15% 的服务费。” 他的指关节叩在 “供应商响应速度” 那一栏,“但你们看这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