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听罢,都是脸露戚戚之色,接下来便是三三两两的报出可出的钱银米粮数值,殷松这个投靠而来的外戚,也咬牙拿出了一万两银子。
他这次举家投靠朱家,带了十万两银子和一千石大米过来,几次征调,已经拿了大半出来。
但没有办法,若是他不愿意凑集钱银,恶了朱家,被朱家赶了出去,下场只会更惨。
不过,再说醋捐献的钱银之后,殷松也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这次朱家外出迁徙他处的名额,殷家要十个。
回到大宅的殷松脸色沉重,显得心事重重。
朱家倒没有亏待殷家,一个是十亩面积的大宅,直接拨给了殷家的人,足够殷家这上百口人起居饮食。
殷家其实也不是什么小门小户,族人两百多,以前在南疆之地,向土着购买山货,转售给蜀国腹地的客商,或者自己带货前往各州郡,也积累了好几十万两银子。
可惜,战乱爆发,殷家这样的汉族商户,在南疆之地处境变得异常艰难,甚至已经有好些汉商被土蛮抢杀一空,殷家见势不妙,不远万里,从南疆之地举族迁徙到益州。
如此长途迁徙,危机重重,两百多人,到了益州城,只剩下一百八十余人。
殷松想不到益州城的情况也好不了南疆多少,到了益州之后才知道益州军也反了,但再想离开就不容易了。
朱家为了延续家族血脉,需要分散族人,殷松同样如此,因此才跟朱达要了十个名额。
回到书房,殷松让奴仆给自己上了一碗浓茶,随后就吩咐奴仆,将夫人和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喊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