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场的鱼腥气混着老陈醋的味道,在七月的晨雾里酿出种奇特的酸爽。
陆子昂蹲在鱼摊前的塑料小马扎上,手机录音界面正对着挥舞刮鳞刀的王叔。
不锈钢盆里扑腾的草鱼突然甩尾,水珠精准溅到镜头前。
“那星探追了我三条街!”王叔刀背啪地拍在鱼头上,“非说我这张脸适合演民国特务——主要是我当时正拎着给酒楼送的活鱼,跑起来裤腿滴水的样子特别像刚从黄浦江爬出来的!”
旁边豆腐摊的刘婶探过头插嘴:“后来《潜伏》剧组真来找过老王,可惜他那时候改行卖冻带鱼了。”
说着突然举起智能手机,“小陆快看!你上回教我发的抖音视频,有导演点赞哩!”
手机屏幕上正是陆子昂蹲在菜场写生的侧影,配文“隐世高手在民间”,点赞列表里赫然有某着名文艺片导演。
评论区热评第一写道:“这构图!这光影!分明是在暗喻消费主义异化!”
陆子昂的筷子差点捅穿豆腐脑包装盒:“刘婶,我那就是在等王叔杀鱼......”
话音未落,三个举着稳定器的年轻人突然围过来:“陆老师!我们是北电毕业作业组的!能拍您买菜的日常吗?题目就叫《奥斯卡遗珠与二荆条的对话》!”
他拎着草鱼落荒而逃时,老王头的吆喝声追出半条街:“明天来讲讲我被《舌尖》剧组拒稿的故事啊——给你留最新鲜的鱼泡!”
旧居民楼的电梯依旧卡在六楼不动。
陆子昂爬楼梯时,隔壁门突然探出个烫着羊毛卷的脑袋:“小陆!你昨天晾阳台那件文化衫,是不是《Vogue》主编联名款?有时尚博主扒图了!”
“张阿姨,那就是夜市二十块三件的......”
“懂!低调!”阿姨神秘兮兮地塞来一罐辣酱,“我闺女说这叫复古油蜡风,让你帮忙要个签名!”
404房门口堆着几个快递箱。
最醒目的某视频网站包裹里,烫金邀请函滑落出来:“诚邀陆子昂先生担任《新时代编剧大师班》首席讲师”。空白处有行铅笔小字:“报酬可谈,求别再用外卖单写剧本大纲了”。
电脑桌角的泡面碗底下,压着泛黄的《仙魔恋》剧本残页。
陆子昂用抹布擦掉油渍时,发现当年林绾绾的批注旁多了行新鲜墨迹:“芋泥波波配方已申请专利,分红细则详见附件”。
他笑着把剧本塞进微波炉当防潮剂,转身时碰倒了墙角的金属箱。
泛黄的稿纸雪崩般倾泻而出,最上面是《霸道总裁与工地水泥》的人物小传,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陌生人的读后感:“水泥象征都市爱情的凝固与重塑”“建议加洒水车吻戏象征解构主义”。
旧手机突然震动,当年《非遗玩家》的群聊弹出宇文殇的改装无人机照片:机械臂正抓着某电影节邀请函在他窗口盘旋。
张大妈们接连发来广场舞视频,新编舞步居然还原了他当年滚台阶的经典动作。
傍晚下雨时,阳台漏水的老毛病准时到来。陆子昂拿着搪瓷盆接水,手机支架上的直播界面却突然爆刷礼物——某当红小花连着砸了十个火箭,留言区解释:“导师当年说观察生活要从漏水开始,这雨滴声比表演课还管用!”
他无奈关掉直播,水滴在盆沿敲出轻快的节奏。
窗外影视城的霓虹灯在雨幕中晕开,某个仙侠剧组正在拍雨中吻戏,替身演员的威亚衣下露出熟悉的卡通图案——竟是当年那件“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文化衫。
深夜十一点,文档里的《菜市场影帝》刚写到“鱼鳞折射的人生哲学”,窗台突然传来轻响。无人机吊着保温箱悬停在防盗窗外,箱盖上贴便签:“老王特供酸菜鱼片——顺便问问第三十六章能不能加个卖鱼佬暗恋线?”
他夹起鱼片时,电脑突然弹出视频请求。当年《仙魔恋》的女主角顶着面膜现身:“师兄!我争取到冲奥片女一号了——全靠你当年教我用奶茶泼人的微表情管理!”
雨声渐密,键盘敲击声混着雨滴落盆的节奏。
凌晨三点十七分,某影视论坛突然冒出热帖:《深度解析陆子昂阳台漏水视频的蒙太奇隐喻》,附帧分析图标注着“每个水花都是对商业片的无声控诉”。
而此刻分析的当事人正蹲在厨房煮泡面,热气糊了满窗水雾。他随手画的笑脸旁边,映着影视城永不熄灭的鎏金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