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芬奇博士听到这里,脸色微微一变。秦风竟然直接点出他可能没有仔细阅读论文附录!这简直是赤裸裸的打脸!他确实主要关注了论文的正文部分,对于那些繁琐的数学推导,只是大致浏览了一下。
会场内,一些之前也对OCQE模型数学细节有所保留的学者,此刻也不禁暗暗心惊。这个年轻人,不仅理论思想天马行空,数学功底也如此扎实恐怖!
秦风并没有给芬奇博士太多喘息的机会,继续道:“至于芬奇博士提到的‘手性微生物催化与缺陷钉扎自修复’,这确实是OCQE模型中最具交叉学科特色的部分。它听起来似乎有些‘东方神秘色彩’,但其背后,同样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
“我们通过对‘燕京一号’超导体制备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微生物菌群进行宏基因组学分析,并结合代谢产物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检测,已经成功分离并鉴定出了几种在超导性能优化中起关键作用的特定微生物及其分泌的具有手性特征的酶。这些酶在特定条件下,能够定向催化有机前驱体的聚合与自组装,并对材料中的某些缺陷位点进行‘钝化’或‘桥接’,从而显着提高材料的均匀性和超导电流的临界密度。相关的实验证据,我们正在整理,很快也会以论文的形式发表。”
秦风的目光再次投向芬奇博士,嘴角那抹微笑依旧,却多了一丝玩味:“所以,芬奇博士,您认为OCQE模型是‘后验性修补’,缺乏‘普适性和可预测性’,恕我直言,这可能源于您对我们工作的了解还不够全面,或者……您对有机化学、微生物学以及现代材料表征技术的进展,关注得还不够多。”
“轰——!”
秦风这番话,虽然语气平和,但内容却如同重磅炸弹,直接把芬奇博士给炸懵了!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学术反驳了,这简直是在说他知识结构陈旧,跟不上时代了!
芬奇博士的脸,瞬间涨得通红,从脖子根一直红到耳尖。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任何有力的反驳点。秦风的回答,引经据典,数据详实,逻辑严密,几乎把他所有可能的质疑都堵死了!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芬奇博士憋了半天,才挤出这么一句苍白无力的话。
秦风只是微微一笑,不再看他,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会场的其他人,仿佛在说:“下一个。”
会场内,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被秦风这番行云流水、滴水不漏的强势反击给震住了。
李振华教授在台下,激动得差点当场跳起来!他紧紧握着拳头,心中狂呼:“说得好!太漂亮了!这小子,简直是为大场面而生的!”
就在这时,又一位挑战者站了起来。
这是一位来自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青年女科学家,名叫海伦·杜波依斯。她看起来三十出?,一头利落的金色短发,眼神中带着法国人特有的浪漫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傲慢。她的导师,是国际材料科学领域的权威人物。
“秦风研究员,您的反驳确实非常精彩。”杜波依斯博士的声音清脆悦耳,但语气却带着几分居高临下,“我承认,您的OCQE模型在解释您那个‘燕京一号’超导体时,展现出了惊人的自洽性。但是,我更关心的是,您这个所谓的‘食堂剩饭超导体’,其普适性和可重复性到底如何?”
她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我们都知道,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是可重复性。您用‘食堂剩饭’这种成分极其复杂、难以精确控制的‘原材料’,声称制备出了性能如此优异的室温超导体。请问,其他实验室,用他们自己食堂的剩饭,也能重复出您的结果吗?如果不能,那您的发现,是否更像是一次幸运的‘炼金术’,而不是严谨的科学突破?毕竟,我们不能指望全世界的科学家都去燕京大学的食堂排队打饭吧?”
这个问题,比芬奇博士的更加刁钻,也更加具有煽动性。它直接从实验的源头——“食堂剩饭”这个最具争议和话题性的点入手,质疑其科学的严肃性和普适性。
会场内,再次响起一阵议论声。不少人,尤其是那些实验科学家,都露出了深以为然的表情。是啊,如果这个超导体只能用燕京大学特定食堂的特定剩饭才能做出来,那它的意义确实要大打折扣。
秦风闻言,脸上的笑容却更盛了。
“杜波依斯博士,您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它恰好触及了‘燕京一号’超导体研究中最有趣,也最具挑战性的一个方面。”
他从容不迫地说道:“首先,我要澄清一点。我们最初的论文中,之所以强调‘食堂剩饭’,并非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为了忠实地记录我们的发现过程。事实上,在后续的研究中,我们已经对‘燕京一号’超导体的关键前驱体有机物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并且,我们已经成功地通过化学合成的方法,制备出了与‘食堂剩饭’发酵产物具有相同核心结构和超导性能的纯品有机分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