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 第326章 不眠不休的攻坚战!实验室里的青春与汗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6章 不眠不休的攻坚战!实验室里的青春与汗水!

燕京大学,物理学院实验楼三层,“秦之队”专属实验室。

夜,已经深了。窗外的校园早已褪去了白日的喧嚣,沉浸在一片静谧的墨色之中,只有偶尔几声晚归的鸟鸣,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趣。

然而,在这片宁静之中,唯有“秦之队”的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亮如白昼。那温暖而坚定的光芒,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投射在楼下的草坪上,仿佛一颗永不熄灭的星辰,在漆黑的夜空中倔强地闪耀着,成为了燕园深夜里一道独特而又令人肃然起敬的风景线。

自从秦风宣布【超导之盾:征服强磁场】科研攻关项目正式启动,并以其独特的“敏捷迭代式科研项目管理方法论(AIR-PM)”将宏伟的目标分解为一个个清晰可执行的“冲刺周期”后,这支刚刚组建不久的年轻队伍,便如同上满了发条的精密机械,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和激情,投入到了这场艰苦卓绝的科研攻坚战之中。

实验室的门上,贴着一张秦风亲手用毛笔写的横幅——“不破楼兰终不还,誓将超导换新天!”字迹龙飞凤舞,透着一股子少年人的豪情与不羁。

门内,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咖啡香气,夹杂着各种化学试剂的特殊味道,以及……嗯,偶尔还会飘来几缕泡椒凤爪或者香辣牛肉面的诱人(或者说提神)气息。

巨大的智能白板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复杂的理论公式、分子结构图、实验数据曲线以及用不同颜色标记的“To-Do List”和“Bug Report”。白板的角落里,还贴着几张用简笔画勾勒的Q版团队成员头像,旁边配着诸如“林博士今天又爆肝合成新材料了,颜值与实力齐飞!”、“赵工的强磁场装置又升级了,小心被电!”、“钱教授的理论模型越来越玄乎了,感觉快要飞升了!”之类的搞笑吐槽,为紧张的科研氛围增添了几分轻松与诙谐。

秦风,作为这支队伍的绝对核心与灵魂人物,此刻正一手端着一个印有“格物致知,学无止境”字样的超大号搪瓷缸子(里面泡着浓得发黑的普洱茶),另一只手则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屏幕上闪烁的是密密麻麻的Python代码,似乎是在进行着某种复杂的数值模拟。

他那张年轻的脸庞上,虽然也带着一丝熬夜后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如同深夜中最亮的星辰,闪烁着智慧与专注的光芒。他时不时地会停下来,眉头微蹙,陷入短暂的沉思,然后又像是突然想通了什么关键节点一般,嘴角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手指再次在键盘上舞动如飞。

而在他的周围,团队的其他核心成员们,也都在各自的“战位”上,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

林婉清的“分子炼金术”

有机化学合成实验区,林婉清博士穿着严密的白色实验服,戴着双层乳胶手套和专业的防毒面具,正全神贯注地操作着一台旋转蒸发仪。淡黄色的液体在圆底烧瓶中缓缓旋转,在真空和加热的作用下,溶剂被逐渐蒸发,留下目标产物的粗品。

“婉清姐,第27号有机配体的初步核磁共振氢谱出来了!”一个年轻的实验助手,同样全副武装,小心翼翼地将一张打印出来的图谱递给林婉清,“从峰位和裂分来看,目标产物的特征峰基本都对上了,但是……在低场区,好像还有几个不明的杂质峰,含量还不低。”

林婉清接过图谱,仔细地端详着,秀眉微蹙。她用红色的水笔在图谱上圈出了那几个可疑的杂质峰,沉吟道:“这几个杂质,从化学位移来看,很可能是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异构体,或者是原料中某些微量杂质的副产物。常规的柱层析分离,恐怕很难将它们彻底去除干净。”

“那……那怎么办啊?”助手有些焦急地问道,“秦师兄对有机前驱体的纯度要求可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六个九!这要是混有这么多杂质,后续的超导性能肯定大打折扣!”

林婉清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坚毅:“别急。办法总比困难多。既然常规方法不行,我们就试试非常规的。我记得秦师兄之前在一次‘头脑风暴会’上提到过一种基于‘手性诱导结晶分离’的思路,或许我们可以借鉴一下。另外,我最近在查阅文献时,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对特定结构的有机分子具有非常高的选择性吸附能力,我们可以尝试设计并合成一种针对这些杂质异构体的MOFs吸附剂,进行深度纯化。”

“手性诱导结晶?MOFs吸附剂?”助手听得是一愣一愣的,感觉这些名词都充满了“黑科技”的味道。

林婉清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没错。科学的魅力,就在于不断地尝试和创新。秦师兄给我们指明了方向,剩下的,就要靠我们自己去摸索,去实现了。走,我们去查阅更详细的文献,设计新的实验方案!我就不信,凭我们‘秦之队’的实力,还炼不出那完美的‘分子仙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