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 > 第388章 未来的蓝图!“统一场论”与“戴森环”的遥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8章 未来的蓝图!“统一场论”与“戴森环”的遥望

盛夏的燕京,蝉鸣聒噪,空气中都仿佛带着一丝熔金般的焦灼。

然而,在燕京大学物理学院最深处,那个恒温恒湿、与世隔绝的“未来科学探索者专属研究室”内,却是一片清凉与宁静。

秦风盘膝坐在那张据说是从某位隐世高人处淘来的“静心蒲团”上,双目微阖,整个人仿佛与周围庞大的超算阵列、精密的实验仪器融为了一体。他的意识,早已不在这个小小的研究室,而是遨游在无垠的知识海洋与宇宙星空间。

经过整个暑假利用【跨维度知识理解(初级)】权限对本科阶段所有知识(包括系统灌输的“未来科技雏形”)进行的“回炉重造”与“升维整合”,秦风感觉自己的认知水平,再次经历了一场翻天覆地的蜕变。

如果说之前,他像一个手握无数珍贵零件的工匠,能够凭借高超的技艺和部分图纸,组装出令人惊叹的“黑科技”作品。那么现在,他更像是一位站在更高维度俯瞰整个“创造”过程的“总设计师”。他不仅能理解每一个零件的功能,更能洞悉它们之间最深刻、最本质的内在联系,甚至能预判出将它们以不同方式组合后可能产生的全新“涌现”特性。

这种认知的升华,让他的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那些更加宏大、也更加终极的科学命题。

“物质的本质是什么?能量的起源是什么?时空的尽头在哪里?宇宙的命运将归于何方?”

这些曾经在他看来遥不可及、甚至有些虚无缥缈的哲学式追问,此刻却在他的脑海中,逐渐凝聚成了清晰的、可以尝试用科学方法去探索的“研究课题”。

他的思维,如同在宇宙尺度上运行的超级计算机,将量子力学、相对论、热力学、电磁学、宇宙学、信息科学……所有他掌握的知识,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进行着碰撞、融合与推演。

渐渐地,两个如同恒星般耀眼的目标,在他的“未来科研蓝图”中,冉冉升起。

第一个目标,直指物理学的终极圣杯之一——“大统一理论”(Grand Unified Theory, GUT)的初步探索!

“宇宙间已知的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强核力、弱核力、电磁力、以及引力。目前,电磁力与弱核力已经在电弱统一理论中得到了完美的统一。但是,强核力,以及那无处不在却又最难捉摸的引力,依然是独立的存在。”

秦风的意识在飞速运转。

“如果,宇宙的本源是简洁而统一的,那么这四种力,在宇宙大爆炸的极端高温高能环境下,必然是同一种‘超级力’的不同表现形式。只是随着宇宙的冷却和膨胀,对称性发生了破缺,才‘分化’成了我们现在观测到的样子。”

“要实现大统一,甚至最终的‘万有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 TOE),将引力也囊括进来,关键在于找到那个更高阶的对称性,以及描述这种对称性破缺的数学框架。这可能需要全新的粒子模型,甚至……对时空维度本身,有更深刻的理解。”

在【跨维度知识理解】的加持下,秦风仿佛能隐约“看”到,在弦理论、M理论、圈量子引力等前沿理论的迷雾背后,似乎真的存在着一条通往“统一”的崎岖小径。虽然这条小径上布满了难以想象的数学障碍和理论鸿沟,但在2000年的地球,仅仅是“看到”这条小径的可能性,就已经足够惊世骇俗了!

而第二个目标,则更加的……“丧心病狂”,或者说,充满了对人类文明未来命运的终极关怀。

那就是——为人类文明寻找“无限能源”和“无限生存空间”的终极解决方案!

具体而言,秦风的目光,投向了那个在科幻作品中被无数次提及,却在现实中被认为是遥不可及的宏伟构想——“戴森环”或“类戴森球”的理论可行性研究!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太阳的寿命也是有限的。人类文明想要真正走向星辰大海,实现永续发展,就必须摆脱对单一行星和单一恒星的依赖。”

秦风的思维在宇宙尺度上跳跃。

“一个II型文明,按照卡尔达肖夫指数的定义,应该能够利用其母恒星的全部能量输出。而戴森球,或者更具工程可行性的戴森环、戴森云,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理论途径。”

(图片描述:一张网络上流传的戴森球艺术想象图,展示了包裹恒星的巨大结构。)

“在2000年的地球,谈论建造戴森环,简直比登天还难,不,是比肉身横渡宇宙还离谱!材料学、能源学、工程学、控制学……每一个领域都存在着无法逾越的技术壁垒。”

秦风的嘴角勾起一抹自嘲的笑容。如果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任何一个当代的顶尖科学家,对方不把他当成疯子送进精神病院,都算是涵养好的了。

“但是……”他话锋一转,眼神中闪烁起自信的光芒,“理论可行性研究,与实际工程建造,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