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上善若水,寻安 > 第164章 暗战无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警方突袭行动收获颇丰:不仅抓获了正在操作的黑客,还查获了大量针对我们研究的监控资料,包括实验室平面图和人员行程表。

"这已经超出商业间谍范畴了。"办案警官严肃地说,"他们连你家保姆的买菜路线都记录。"

更令人不安的是,一份加密文件被破解后,显示"香巴拉生物科技"与某国军方实验室有资金往来,研究方向正是"特殊材料在生武防护中的应用"。

"所以陈志明背后是国家力量?"郑淮安倒吸一口冷气。

"至少是军方背景的私人企业。"警官谨慎地回答,"案件已升级为危害国家安全,将由专案组接手。"

随着调查深入,彼得罗娃的行踪也被锁定——她三天前从尼泊尔入境西藏,目前下落不明。边境考古队随即加强了安保,周教授发来信息说已发现更多制药遗迹,但详情不便在通讯中透露。

军方项目进展神速。两周后,林大校带来一个惊人消息:基于"天铁"纳米结构研发的新型防护涂层,在模拟太空辐射测试中表现优异,性能超过现有材料30%。

"程教授,"他难掩兴奋,"您的研究可能改变航天材料格局!"

庆功宴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被赵院士引荐给我:"这位是钱院士,我国量子通信领域的泰斗。"

钱院士握住我的手:"年轻人,你们发现的马约拉纳费米子态,可能是量子计算机突破的关键!"

我一时语塞。师父传给我的铜铲,竟在千年后与现代量子科技产生交集?这远超我最疯狂的想象。

庆功宴后,程明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一个被忽略的细节:帕拉塞尔苏斯笔记的边角处,画着一个类似量子比特的符号,旁边标注"医者之眼"。

"爸,这太诡异了。"程明将符号扫描放大,"16世纪的人怎么可能知道量子比特?"

"也许只是巧合。"我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掀起惊涛骇浪。如果古代药师真的发现了某种量子效应...

第二天,一个更震撼的消息传来:警方在审讯黑客时,嫌疑人突然供出陈志明与一起国际文物走私案有关。调查发现,过去五年,至少有十二件与"天铁"相似的古代药具从各国博物馆神秘失踪!

"他们一直在收集'天铁'样本,"郑淮安分析警方提供的清单,"俄罗斯、印度、伊朗...全是历史上医药文明发达的地区。"

线索逐渐清晰:陈志明背后的势力可能在尝试复原完整的"天铁"技术,不仅为了医药应用,更看重其潜在的军事价值。

这一发现让军方更加重视"天鹰"项目。林大校带来上级指示:加快研究进度,尽快申请国际专利,同时加强文物保护和反间谍措施。

压力之下,我的偏头痛又犯了。程明劝我休息几天,但边境考古队的新发现让我无法安心——周教授发来加密邮件,称在遗址下层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制药实验室",墙壁上刻满了与量子效应相似的图案。

"这不科学..."郑淮安看着照片喃喃自语,"除非古人真的掌握了某种观测量子现象的方法..."

我们决定亲自去一趟边境。在军方安排下,我们搭乘军用直升机直飞拉萨,再由装甲车护送前往遗址。沿途关卡森严,每个检查站都要核对指纹和虹膜。

遗址现场比照片显示的更为壮观。周教授带我们下到新发现的"实验室"——一个约两百平米的石室,中央摆放着青铜制成的复杂仪器,四周墙壁刻满天体运行图和奇怪的符号。

"看这里。"周教授指着仪器基座上的铭文,"藏文记载这是'观星制药仪',用于在特定天象下制备药物。"

郑淮安突然惊呼:"这...这难道是古代的量子观测装置?"

我们凑近观察。仪器由多层同心圆环组成,环上镶嵌着"天铁"碎片,可以模拟行星运转。最内环是一个微型磁室,用于放置药材。

"根据铭文,"随行的藏学家翻译,"当'天星归位'时,在此制备的药物能'通灵治本'。"

"天星归位..."程明迅速查阅天文软件,"会不会是指某种特殊的天文对齐?"

当晚,我们在临时营地分析数据。程明将仪器结构与现代量子设备对比,发现惊人的相似性:同心圆环类似于量子比特的调控系统,磁室则像极了量子相干态的维持装置。

"这太超现实了。"郑淮安揉着太阳穴,"除非...古人通过长期观察,经验性地发现了某些量子效应能增强药效?"

正当我们陷入沉思,营地警报突然响起!警卫冲进来报告:东侧围墙发现入侵者,疑似彼得罗娃!

我们被紧急转移到地下掩体。半小时后,警卫长带来消息:入侵者逃脱,但留下了血迹和一件物品——一块刻满符号的"天铁"碎片。

"这是...药师印记的完整版!"程明辨认着碎片上的符号,"看这些线条,像不像量子隧穿效应的示意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