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馆后台服务器的警报声在深夜显得格外刺耳。程明从睡梦中惊醒,光着脚冲到电脑前,屏幕上鲜红的警告框不断闪烁:"异常数据访问!"
"爸!有人入侵系统!"他冲着我卧室的方向大喊,手指已经在键盘上飞舞,追踪入侵路径。
我披上外套赶到书房时,程明已经调出了访问日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IP地址像一群蚂蚁,正从世界各地涌向我们的研究数据库。
"专业黑客手法,"程明咬着下唇,"至少五个跳板,最终出口在...开曼群岛。"
又是开曼群岛。"香巴拉生物科技"的注册地。我立即拨通了学校网络安全中心的紧急电话。
凌晨三点,网安专家确认了最坏的情况:黑客窃取了部分"天铁"纳米结构模拟数据,所幸最核心的制药工艺参数因存储在独立服务器上而幸免。
"程教授,"网安中心主任推了推眼镜,"这不是普通黑客,手法太专业了。我怀疑是商业间谍,甚至可能有国家背景。"
郑淮安闻讯赶来,听完情况后脸色铁青:"我刚收到消息,美国FDA昨天突然对我们的合作药企发起'合规性审查',要求提供全部技术文件。"
三线受敌——网络攻击、行政施压、商业围剿。我们连夜整理证据,向科技部和国家安全部门提交了详细报告。
"别担心,"网安专家临走时安慰我们,"已经部署了蜜罐系统,下次他们再来,就能抓个现行。"
第二天清晨,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电话。接听后,竟是久未露面的陈志明!
"程教授,别来无恙啊。"他的声音带着假惺惺的关切,"听说你们遇到点小麻烦?"
"陈志明,"我强压怒火,"你到底想要什么?"
"合作啊,一直如此。"他轻笑一声,"我知道你们在为资金发愁。'香巴拉'愿意出价五亿买断'天铁'的全球专利。"
"痴心妄想!"我直接挂断。
电话刚断,铃声又响。这次是赵院士,声音急促:"程远,立刻来我办公室!军方的人想见你!"
军方?我和郑淮安面面相觑,匆匆赶往中科院。
赵院士的会议室里,两位身着便装的男子起身相迎。年长的那位出示了证件:"程教授,我是装备发展部高新材料局的林大校。"
年轻些的递过一份文件:"这是保密协议,请您先签署。"
签完协议,林大校开门见山:"我们对您的'天铁'研究很感兴趣,尤其是纳米结构自组织特性。"
原来,军方实验室在尝试仿制"天铁"纳米结构时,意外发现其在太赫兹波段有特殊响应,可用于新一代隐身材料。更惊人的是,这种结构在强辐射环境下表现出罕见的自修复特性。
"我们怀疑,"林大校压低声音,"古人可能无意中发现了一种拓扑量子材料。"
郑淮安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这...这解释得通!那种特殊的量子效应可以增强药物分子活性!"
"不仅如此。"年轻军官调出一组数据,"我们模拟了'天铁'在强磁场中的行为,发现它能形成稳定的马约拉纳费米子态..."
"慢着,"我打断他,"军方为什么对古代药具感兴趣?"
林大校与赵院士交换了一个眼神:"程教授,您的研究可能同时解决了两个国防难题——太空辐射防护和量子通信干扰。我们想邀请您加入一个联合研究项目。"
离开中科院时,我的大脑还在处理这些信息。师父传下的铜铲,竟可能与最前沿的量子技术有关?
回校路上,郑淮安突然想起什么:"程远,你还记得铜碑上那个奇怪的符号吗?像星座图的那个?"
"怎么?"
"我查过天文资料,那个排列与公元763年观测到的超新星位置吻合!"郑淮安激动地说,"如果'天铁'真的来自陨石,那次超新星爆发可能携带了特殊元素到地球!"
这个猜想太震撼。我们立即联系了国家天文台,请求查询历史记录。三天后,天文学家确认:公元763年,中国、阿拉伯和欧洲的天文记录都记载了一次异常明亮的"客星",位置恰好在天鹰座——与铜碑星图一致!
"这不可能是巧合。"赵院士在联席会议上指出,"古代药师可能注意到了陨石的特殊性,并发现了它的药用价值。"
军方项目迅速启动,代号"天鹰"。我们负责提供"天铁"的原始样本和历史数据,物理学家们则负责量子效应研究。为安全起见,铜铲和所有"天铁"样本被转移到高度戒备的实验室。
项目启动一周后,程明的蜜罐系统终于钓到了"大鱼"。凌晨两点,警报再次响起,这次网安中心成功锁定了攻击源——上海浦东的一栋写字楼。
"那里是'麦克斯韦数据公司'的办公室,"网安警察查看工商资料后告诉我们,"表面做大数据分析,实际..."
"是陈志明的掩护机构。"程明调出一张照片,监控拍到陈志明上周出入该大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