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尽管大部分人觉得王元娘不配当皇后,也有少数几家表示赞成,比如长孙家、林家、袁家、曲家。长孙家是王大人外祖家,林家是王大人老亲家,袁家是王大人岳父家,曲家是王大人前岳父家,肯定都愿意配合王大人的意思,王家姑娘当皇后,对他们只有好处。

皇帝懊恼,是谁把消息捅出去了?皇亲国戚们疯了,文臣武将也议论纷纷,后宫更是闹得不可开交。皇长子李蕴暗自得意洋洋,他那日偷听到父皇和长孙侯爷的话,回头就想法子把话传了出去。越乱越好,闹得越大越好,母妃当不了皇后,也不能要王氏的人来做。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今年的冬天特别冷。青衣君祠的腊梅开花了,嫩黄色的小花非常漂亮,香味飘出老远。

皇帝再次微服来到青衣君祠,这次王元娘没有躲避,火候也差不多了。这日是腊月初二,屋外细雪绵绵,屋里暖融融的,蕴着淡淡的香味,是掺了院子里的香草做成的燃料带来的。

两个人在娇香院的火炕上坐着,元娘让人准备了砂锅,下面一个小小的炭盆,砂锅里炖着排骨洋芋。另蒸了两小碗白米饭当主食,备一大杯桔子汁当饮料,还有一小篮南方水果。

皇帝觉得元娘今日打扮得很漂亮,脸上画了一个比较艳丽的妆容,头上有一套金镶红玉石的首饰,样式新颖,金碧辉煌的,把镶嵌艺术发挥到极致。穿了一件有夸张立领的艳红袍服,是元娘参照空间的图片设计的,良玉亲手缝制的。

皇帝没话找话:“元娘,你今天打扮得很漂亮,看上去就像二十岁少女一样。”

王元娘笑笑:“多谢陛下夸奖,陛下也很精神,看着能长命百岁呢。”

皇帝感慨:“从三皇五帝起,也没哪个帝王能活到百岁呢,一天到晚操不完的心,还能长寿?至少咱东陈,肯定没有。”

王元娘道:“客气话罢了,陛下别当真。真要说过百岁的帝王,上古时代的不敢确定,有史以来,记载南越国的赵佗,人家就活到一百零二岁呢,统治岭南八十四年。”

皇帝也笑了:“明珠倒是知道得多,那就到朕的身边,当朕的皇后,辅佐朕成为明君好了。咱们虽然未必长命百岁,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不错。”

王元娘挑眉:“陛下当真?君无戏言,不许开玩笑。”

皇帝道:“不开玩笑,朕一言九鼎。”

两人达成了协议,相视一笑,愉快地吃了饭,还睡了一觉。两人此时都觉得对方不错,挺合心意,心里边热乎乎的。最后,孙状元和王元娘同时退亲,王元娘准备给五千贯帮扶孙连智,皇帝让孙连智做御史中丞,再赐一处五进的中等宅子给他。

孙连智上吏部拿了调令,接了王右相亲自送来的五千贯钱,张罗着搬了家。虽然满脸苦涩。其实,他是赚大发了,不过一个不存在的婚约,他没花一分钱,白得了这么多好处,还结交了汝南王氏。就是男人的面子还是有点下不来,心情不爽,只能自己慢慢适应。

皇帝看一切顺利,心中欢喜,交待中书拟旨,准备封王元娘为正宫皇后。礼部和内侍府同时准备封后大典,准备在正月十九的吉日,迎娶皇后,进行封后大典。

御史们认为不妥,在朝堂上义愤填膺,要求皇帝改变主意。这些话都叫皇帝驳斥了:“朕登基四年多了,后宫没有皇后,你们三天两头上奏,说后宫无主不稳。如今好容易找到心仪之人,你们又反对朕立后,想干什么?”

张御史道:“陛下呀,臣怎么敢反对立后呢?就是这皇后人选不合适呀,王元娘出身不显,又没有才华,怎么能做一国之母、女子楷模。”

皇帝道:“张御史想造反吗?皇后要那么大的家世做甚?将来让外戚干涉朝政,左右立嗣,是也不是?”这话一出,把张御史吓得跪到台阶下,大冷天的,头上汗流如露。

尚书左仆射杨大人出阶,上奏:“陛下,张御史没那个意思。只是汝南王氏的出身确实差了点,恐难以服众。王元娘名不见经传,怕没什么才学,如何当一国之母?”

皇帝笑笑:“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要什么才学?一不用考科举,二来东陈有规矩,后宫不可干政,所以女子不用学富五车。王氏家世正常,为人品行无碍,外貌也没有明显缺陷,又精通农业技术。朕的媳妇,何必服众,朕看着好就行呗。”

堂上的袁家两位舅父,林家人,都纷纷赞成,说王家小姐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又得帝心,凭什么不能为后。

王相更是舌战群儒,左抵右挡,谁要说一句元娘不好,王相就能把他们家女子说得不值一个黄菜叶。王雷也不甘示弱,打人光打脸,骂人专揭短,把那伙反对的人怼得哑口无言。

老宗正都听乐了,又好气又好笑,最后出来圆场:“你们都别争论了,陛下的妻子,首先得他自己合心意,其次再论这女子的品行和能耐。老臣跟几个宗室老人都商量过了,一致认为,汝南王氏的元娘小姐非常合适当皇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