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日的皇宫,不知为何被层层乌云笼罩,天色阴沉得令人窒息,就仿佛连上天也感知到了她内心的沉重。

这份压抑,恰如祝以寒此刻的心情——灰暗、滞重,看不到一丝光亮。从冷向笛那儿回来,一路穿过宫墙重重、廊庑深深,她的脑海中反反复复浮现的,尽是他那双冰冷又厌恶的眼睛,还有他口中吐出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拒绝的音节。

她这才真切地明白,不管自己如何努力、如何挣扎,似乎永远都无法进入冷向笛的视线,更不要说他的心。

为什么?她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

为什么她付出了那么多,却连他一个温和的眼神都换不来?

到底要她怎么做,他才会愿意看她一眼?

这些念头像一根根尖锐的针,不断刺向她最柔软的心底,痛得她几乎直不起身,每一步都如同踩在碎瓷之上。

也许,从一开始她就错了。

她不该用尽手段、费尽心机,只为了嫁给他。

她原以为只要留在他身边,终有一天他会明白她的心意、看见她的存在。

可如今她才恍然大悟,有些人、有些事,强求不得,越是紧握,越是失去。

若当初她选择的不是他,而是另一个人,哪怕彼此之间并无深情,至少能相敬如宾、平淡终老,不至于像现在这般,爱得如此卑微、如此痛苦。

但世间从无后悔药可买,她早已深陷泥潭,挣扎只会让她陷得更深。

回头?她已无路可回。

一天的时间,就这样在压抑与心碎之中悄然而逝。然而“保命丸”的下落,依旧毫无音讯。

而明珠殿中的姜兰,生命正一点一滴地流逝。

她的脸色越发苍白,呼吸也越来越微弱,如同一盏即将燃尽的枯灯。

冷向笛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却束手无策。

他的情绪也因此变得极度暴躁易怒,仿佛一头被困的猛兽,任何一点不如意都可能引爆他的杀意。

宫中上下无人敢轻易进言,哪怕是多年的老臣,一旦言语间稍有不慎,都可能招来他的雷霆之怒,甚至当场被下令处死。

这般模样的他,与从前那位仁爱宽厚、深受民心拥戴的储君判若两人。

如今的冷向笛,阴沉莫测、戾气逼人,俨然一副失控暴君的模样。

朝野上下无不人心惶惶,一些大臣已在暗中商议,是否该另立其他皇子为帝——毕竟国之根本,容不得半点疯癫。

而偏偏就在这个内外交困的关头,边关急报传来:吐谷浑大军正朝中原逼近,来势汹汹。端木洲率领一支精兵,快马加鞭赶回京城支援。

几位将军不敢怠慢,连忙将这一紧急军情禀报冷向笛。

可当众人踏入殿中,却见那位曾经英明决断的太子,如今只独自瘫坐于冰冷的地面上,眼神空洞,仿佛对周遭一切已无知无觉。无论旁人说什么,他似乎都听不见、也听不懂了。

“殿下,如今情势危急,我们的当务之急是立刻出兵镇压吐谷浑大军!若是再迟疑不决,战火一旦蔓延,无数百姓必将流离失所、家破人亡,那时山河破碎、民生涂炭,我等又如何对得起天下苍生啊!”

一位老将军跪地恳切陈词,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冷向笛却只是淡淡一笑,那笑意未达眼底,反而透出一种近乎虚无的冷漠。

他挥了挥手,语气平静得令人心寒:“随他去吧。他们要来,就让他们来吧。”

将军闻言顿时愕然,简直不敢相信这般颓丧消极的话语竟出自一国之君之口。

他张了张嘴还想再劝,可见冷向笛那副心灰意懒、神游天外的模样,终究只能咬牙退下。

一出殿门,几位文武大臣纷纷围拢过来,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与不安。

他们交换着眼神,低声议论道:“陛下这是真的疯了……”

“如此心性,怎能担当一国之君的重任?”

“江山社稷危矣!”

消息很快传到了德妃耳中。

她一听之下又惊又急,坐立难安。

但凡是个理智尚存的人都明白,此时必须即刻派兵迎敌,护佑中原疆土、守护黎民百姓,可冷向笛竟说出这等荒唐之言!

再这样拖延下去,不仅中原大地要遭外敌铁蹄践踏,冷向笛自己也注定无法顺利登基,甚至可能成为千古罪人。

情急之下,德妃再也顾不得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急忙秘密传召了几位重臣将军,沉痛地说道:“陛下近日忧劳成疾,凤体欠安,实在难以主持大局。战事紧迫,绝不能延误,接下来的军事布防便由本宫暂为代掌。”

无奈之下,她又紧急传书于自己的兄长,请他即刻率领大军赶赴边关镇守,以期稳住局势。

安排完这些,德妃仍放心不下,又匆匆赶去面见冷向笛,想要做最后的努力。

她语重心长地劝道:“你这到底是怎么了?就算没有找到救命丹药,可先皇既然将皇位传予你,你便肩负起了江山社稷之责,必须保护好天下的百姓!如今外敌入侵、山河危殆,你这般放任不顾,对得起列祖列宗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