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饭馆通大明:我靠预制菜发家致富 > 第180章 怎么用坏梨酿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0章 怎么用坏梨酿醋?!

刚迈进场院,一股清冽的酸香就扑面而来。

混着桂树的甜香,竟半点不冲鼻,反倒让人喉头微动,夏沐只觉舌尖下意识地泛出些津液来。

这醯[xī]场的规模,远超出她的预料。

青石板铺就的晒场面积,足有两三个足球场大小,巨大的晒场被半人高的青石墩分隔成六个区域。

每个区域里都整齐码着近人高的陶缸,缸口盖着竹编的圆盖,边缘还缠着半湿的布巾。

风一吹,布巾上的水汽混着醋香便四散开来。

“这些陶缸里酿的都是不同的醋,有米醋、果醋,还有专门配宴席的桂花醋。”

简单介绍醯场的情况,周茂才跟在夏沐身侧,指着那些陶缸解释:

“眼下正是秋梨成熟的时节,大伙正忙着酿新一季的梨醋呢。”

话音刚落,就见西侧区域有个穿着粗布短打的老人快步迎了上来。

老人约莫六十来岁,头发已全白了,却梳得整整齐齐,用一根木簪绾着。

他脸上布满皱纹,双手粗糙得布满老茧,指关节微微有些红肿。

唯有一双眼睛格外有神,落在人身上时透着股沉稳劲儿。

“周署丞,您怎么过来了?”

老人走到近前,就对着周茂深深鞠了一躬。

目光扫过夏沐时,见她身着青色官服,连忙把腰弯得更低:

“这位大人是?”

“王大匠,这位是尚食局的夏大人,皇后娘娘亲点的六品采买官,今日特地来咱们醯场瞧瞧。”

“夏大人,这位是王醯匠,咱们掌醢署最老的醯匠了。”

“打六岁起他就跟着他爷爷学酿醋,到如今整整五十年了,场里的醋怎么酿、怎么存,就没有他不清楚的。”

“若是你有感兴趣的事情,尽可问他”。

夏沐闻言心中一惊,她没想到眼前这个毫不起眼的老头,居然是个经验如此丰富的匠人。

五十年的酿醋经验,若放在现代大概也成了所谓的酿醋仙人了。

可在这里,他却只是个管着一群厨役的工匠头子。

不但衣着朴素,言谈间还满是对官身的敬畏。

“王醯匠客气了。”

夏沐主动颔首,目光落在不远处正围着陶缸忙碌的厨役身上

“方才听周署丞说,大伙正在酿梨醋?

我倒从没见过梨醋是怎么酿的,不知可否请王醯匠请教一二?”

王大匠没想到这位女官竟会对酿醋感兴趣,先是愣了愣,随即脸上露出几分喜色。

工匠们最盼的,便是自己的手艺能被人瞧得上。

若是有贵人喜欢,他们的地位也自然水涨船高。

他连忙直起身,指着不远处的一片晒场:

“请教不敢当,都是些简单的功夫。”

“我们刚刚开始,若是大人不嫌我们粗鄙,大人可以上前查看。”

夏沐点头:

“那就过去看看吧。”

大匠引着众人往西侧晒场走。

场中几个穿着粗布短打的厨役,正围着陶缸忙碌。

见周署丞和王大匠领着贵人过来,都下意识地停了手,躬身站在一旁。

“都别愣着,按往常的法子做,夏大人想看咱们怎么酿梨醋呢。”

王大匠嗓门洪亮,一句话便让厨役们定了心神。

厨役们齐声应了,各自回到岗位。

最先动手的是两个年轻厨役,他们面前的木案上堆着小山似的秋梨,不但个头很大,而且个个黄澄澄的。

两人手里拿着特制的尖刀,去皮、去核,动作可谓是一气呵成。

削好的梨肉被切成均匀的小块,被整整齐齐的码放在旁边的竹筐上。

“大人您瞧,这梨得选京郊南口的秋白梨,皮薄肉细,甜度也足,只有用上好的秋白梨才能酿出上好的梨醋。”

王大匠指着陶盆里的梨块,语气里满是自豪。

春桃的眼神好,很快就发现不少秋白梨的果皮已经出现了皱褶。

她凑到夏沐耳边,有些疑惑的开口:

“东家,这个梨个头是挺大的,就是怎么不少都皱皱巴巴的?”

她说话的声音不算太大,但却吓了在场所有人一跳。

周茂才闻言,立刻看向桌上还没处理的秋白梨。

果然,正如春桃所说,不少梨皮都出现皱纹。

一瞬间,他的脸色就有些不太好看。

他转头看向王大匠,随后冷冷开口:

“王大匠,这是什么情况?”

“这可是给皇家酿的醋,怎么能用这种不新鲜的秋白梨?”

王大匠被周茂才陡然冷下来的语气吓了一跳,他连忙解释:

“周署丞您别急!这梨看着皱,可不是不新鲜!”

他伸手拿起一个秋白梨,指尖轻轻摩挲着起皱的果皮,解释道:

“这新鲜的秋白梨,刚摘下来时水分太足。”

“如果直接用来酿醋,酸味冲得很,还留不住梨的甜香。”

“咱们得把它们放在通风的竹筐里,让梨皮自然收皱,这叫‘醒梨’。”

“等梨子醒上三天,梨里的水分少了些,糖分反倒更凝实,酿出来的醋才会又酸又甜,梨味也会更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