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天际刚泛起鱼肚白,靠山屯祠堂前的青石板就被踩得咚咚响。
林英站在台阶上,看百来号人挤成黑黢黢的一团——
王婶家小闺女正揉着发红的眼睛抽噎,老李家汉子捂着胃蹲在墙根,连最壮实的猎户大刘都扶着腰直喘气,额角的汗珠子顺着下巴往粗布衫上滴。
“林英!“算盘嫂从人群里挤出来,手里攥着个灰扑扑的布包,指节因用力泛白。
她是村里管账的,平时拿算盘珠子比拿锅铲还顺溜,此刻鬓角的银簪歪在耳后,“昨儿你说金穗能镇邪,说寒潭水能净化,这包灰就是从粮仓梁上刮下来的!“
她抖开布包,细灰簌簌落在青石板上,“我家柱子今早起吐了三回,说看见他奶举着菜刀要砍他——这就是你说的'净化'?“
人群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应和。
林英垂眼盯着那堆灰,喉间泛起昨夜迷烟里苦杏仁的余味。
她能听见自己心跳声,一下下撞着肋骨——
前世在边境线,毒贩往茶里掺曼陀罗粉时,也是这样的清晨,阿婆攥着空茶碗哭,说看见儿子被狼拖走了。
“碑石匠伯。“她突然开口。
人群静了静,六十来岁的老石匠从后排挪出来,腰间还系着沾石粉的蓝布围裙。
林英弯腰拾起布包,“您看看这灰里有啥。“
老石匠捏起一撮灰,凑到鼻尖闻了闻,又用指甲碾了碾。“松针碎屑。“他指腹蹭过掌心的灰,“红皮松的,后山鹰嘴崖才有。“
“鹰嘴崖?“人群炸开了。
那地方她知道,崖壁陡得像刀削,松针泛红,往年猎户追狍子都不敢往那儿钻。
吴铁柱突然从人堆里窜出来,布衫下摆还沾着草屑——昨夜他追贼时滚进过草窠。
“我追那黑影时,他往鹰嘴崖跑了!“他粗着嗓子喊,脖颈上的青筋跳得厉害,“我瞅见他踩断了两根红松枝!“
林英转身进了祠堂。
神龛上供着的金穗在晨光里泛着淡金色,是去年丰收时村民用头茬麦芒编的,金穗娘说它转得越欢,年景越好。
她摸出怀里的玉坠,寒潭水在空间里轻轻晃,伸手接住从潭心渗出的一滴——前世周沉甩迷烟的动作突然在眼前闪了闪,他左脸的烧伤像团凝固的血。
再出来时,她手里多了个粗陶碗。“这是寒潭水。“她把灰倒进碗里,水面立刻翻起浑浊的涟漪,黑渣子聚成小团沉到碗底,“要是有毒,金穗早该蔫了。“
人群里有人抽了抽鼻子。
金穗娘跪在神龛前,双手合十的指尖在发抖——那金穗从昨夜到现在,竟一直端端地立着,穗尖还微微颤着,像在应和什么。
林英舀起一勺水,仰头喝了下去。
喉间是清冽的甜,和前世在热带雨林里喝过的所有水都不一样。
全场静得能听见风掠过屋檐的声音。
半炷香后,她扯了扯嘴角:“我没事。“
“我喝!“吴铁柱突然往前挤,粗粝的手背蹭过嘴角,“我信英子!“
“我也喝。“王婶抹了把脸,把小闺女往身后藏了藏,“我家柱子昨儿吓成那样,要是这水能解毒......“
十个村民端着碗站成一排。
陈默捧着个小本子在旁边记,笔尖在纸上沙沙响。
林英盯着他们的脸——王婶喝到第三口时,原本发青的嘴唇慢慢有了血色;大刘抹了把汗,直起腰时腰板挺得比平时还直。
“没毒!“大刘拍着胸脯喊,震得布衫上的补丁直颤,“俺这胃不疼了!“
金穗娘突然扑过去抱住金穗,眼泪把穗子上的麦芒都打湿了:“金穗没骗我们......它一直都在护着咱们......“
林英看着她颤抖的后背,喉咙发紧。
她转身看向人群,晨光正漫过祠堂的飞檐,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从今儿起,村务五人组加俩轮值的。“她提高声音,“每月抽签,账本、仓钥、巡更都双人管。“
吴铁柱的呼吸突然重了。
林英从怀里摸出一面铜哨,包浆的铜面泛着温润的光——
这是他哥吴铁山当巡山队长时的哨子,三年前为救落单的小栓,被熊拍碎了肋骨。“铁柱。“她把哨子塞进他掌心,“你哥走时,哨子还攥在手里。“
吴铁柱的手在抖。
他低头盯着哨子,喉结动了动,突然“扑通“跪在青石板上,额头砸得咚咚响:“我......我再也不躲了!“
第三夜的风裹着松脂味。
吴铁柱猫在鹰嘴崖坳的灌木丛里,后颈被露水浸得发凉。
他攥着林英给的短刀,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崖顶——昨夜他割下的绑绳还揣在怀里,线脚和粮仓梁上的布条一模一样。
月亮升到半山腰时,两道黑影摸上了崖。
其中一个扛着木箱,箱缝里漏出的黄粉在月光下泛着贼光。
吴铁柱屏住呼吸,看他们把箱子塞进岩缝,又往回走了百来步,突然蹲在石头后抽起烟来。
火星子一明一灭,像两只盯着人的眼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