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祭酒闭关:迷茫智者的抉择
在学宫那宽敞而又庄严肃穆的议事堂中,气氛格外凝重,仿佛有一块无形的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刑名堂大师兄落败的消息如同一场猛烈的风暴,以惊人的速度席卷了整个学宫。弟子们的恐惧和怀疑如同阴霾一般,厚重地笼罩着这里,让原本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学宫变得死气沉沉。
此时,祭酒静静地坐在主位上,他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撑在扶手上,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迷茫。他的面前摆放着一本古老的书籍,那书籍的封面已经磨损得有些斑驳,书页微微翻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无尽的故事。
“林夙这孩子,他的所作所为,到底是对是错?”祭酒喃喃自语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是从心底深处发出的沉重叹息。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林夙在刑名堂与大师兄对峙的场景,林夙那坚定的眼神和犀利的言辞,如同利箭一般刺痛着他的心。
他深知林夙的行为已经触动了学宫的根基,儒家“言出法随”的神通在林夙的现代逻辑学面前,显得如此脆弱不堪。但他也明白,林夙所追求的“求真之道”,或许正是学宫未来发展的方向。然而,要打破千百年来的传统和规矩,谈何容易?这其中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学术上的争论,更是各方利益的博弈和观念的冲突。
“我需要时间来思考,来权衡利弊。”祭酒心中想着,他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起来。他缓缓站起身来,挺直了腰板,目光扫视着议事堂中的众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让在场的每个人都不禁为之动容。
“从今日起,我将暂时闭关,不再见任何人。学宫的事务,就交由几位长老共同处理吧。”祭酒的声音虽然平静,但却带着一种强大的气场,仿佛是一道不可违抗的命令。
几位长老闻言,纷纷站起身来,整齐而恭敬地向祭酒行礼。“谨遵祭酒吩咐。”他们的声音整齐而洪亮,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丝担忧。他们深知,祭酒的决定意味着学宫将面临一段动荡的时期,而他们肩上的责任也变得更加沉重。
祭酒的决定,无疑是在学宫的平静湖面中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弟子们得知这个消息后,顿时议论纷纷,整个学宫都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祭酒为什么要闭关?难道是因为林夙的事情吗?”
“这下可糟了,没有了祭酒的压制,守礼派和林夙的矛盾肯定会越来越激烈。”
“不知道学宫的未来会走向何方。”
在一片议论声中,祭酒缓缓走出了议事堂。他的身影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孤独,仿佛是一个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智者。他的脚步有些沉重,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上。他知道,这一次的闭关,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思考,更是为了学宫的未来。
第二节 矛盾激化:失去压制的冲突
祭酒的闭关,如同一场暴风雨来临前的寂静,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和不安。学宫的气氛变得更加紧张,仿佛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火药味。守礼派和林夙之间的矛盾失去了最高压制,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随时都有可能爆发。
守礼派的弟子们得知祭酒闭关的消息后,心中暗自欣喜。他们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趁机打压林夙,维护儒家“言出法随”的正统地位。在他们看来,林夙的“求真之道”是对儒家传统的亵渎,是不可容忍的异端邪说。
“林夙那小子,竟敢如此狂妄,扰乱学宫的秩序。现在祭酒闭关了,我们一定要让他付出代价。”一位守礼派弟子咬牙切齿地说道,他的拳头紧握,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焰。
“没错,我们不能让他的‘求真之道’继续传播下去,否则学宫将永无宁日。”另一位弟子附和道,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凶狠的表情。
于是,守礼派的弟子们开始暗中策划,准备对林夙发动一场攻击。他们四处散布谣言,诋毁林夙的名誉,试图让更多的弟子对他产生反感。他们说林夙是一个心怀不轨的人,他的目的是要破坏学宫的稳定和团结。
而林夙这边,他并没有被守礼派的小动作所影响。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求真之道”,继续教授革新派弟子现代逻辑学。在他看来,真理是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而改变的,只有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找到真正的答案。
“逻辑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工具,只有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我们才能发现真理。”林夙在课堂上认真地讲解着,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自信和坚定。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仿佛有一种无形的力量,能够穿透每个人的心灵。
革新派弟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们对林夙的“求真之道”越来越感兴趣。在林夙的教导下,他们开始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儒家的神通和教义。他们不再盲目地迷信权威,而是学会了思考和质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