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从狼烟北平开始 > 第60章 滁河整军,锋指徐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0章 滁河整军,锋指徐淮

民国二十六年(1937 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夜,滁州城外的滁河渡口灯火点点。11 师的队伍踏着泥泞的公路陆续抵达,士兵们的军靴沾满泥浆,棉军装结着冰霜,却依旧保持着整齐的队列。周明远站在渡口的老槐树下,望着最后一批士兵登上木筏,身后的南京方向已听不到枪炮声,只有沉沉夜色笼罩着沦陷的都城。

“师座,各部队清点完毕!” 周卫国裹着沾满水汽的大衣跑来,手里的名册被风吹得哗哗作响,“主力旅七千八百人,补充一旅五千三百人,补充二旅四千两百人,加上直属部队,共计一万七千三百人!比出发时少了五百七十人,大多是掩护撤离时牺牲在街巷的弟兄……”

周明远接过名册,指尖划过那些打了红叉的名字,喉结微微滚动。他抬头望向河对岸的营地,篝火已连成一片,德国顾问正带着军官们搭建临时指挥所,医护兵在帐篷里忙碌的身影透过布帘隐约可见。“让弟兄们先喝碗热姜汤,装甲营和炮兵连的装备连夜卸船,米勒带观测队去制高点布哨,防止日军夜袭。”

话音刚落,万全策带着两名卫兵押着一个戴手铐的日军军官走来。那军官穿着破烂的呢子军装,正是被俘的第 9 师团先头联队联队长胁坂次郎,此刻垂着头,却依旧试图挺直腰杆。“师座,这家伙嘴硬得很,审了一路只肯说自己的名字,问起日军后续部署就装傻!”

周明远盯着胁坂次郎胸前的樱花徽章,突然想起缴获的密码本,转身对白雪晴道:“把密码本拿来,再找个懂日语的弟兄。” 他翻开密码本,指着其中一页的数字问道:“这组代码对应什么部队?第 13 师团是不是在向蚌埠集结?”

胁坂次郎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慌乱,随即又恢复倔强:“你们赢了伏击,却赢不了大日本帝国的军队!南京很快会被占领,你们这些残兵迟早要被消灭!”

“是吗?” 周明远突然冷笑,将一份日军士兵的阵中日记副本拍在他面前 —— 那是伏击战中从日军尸体上搜来的,“你的士兵在日记里写着‘久戍思归,恐无生还之望’,这就是你说的必胜信念?” 他凑近一步,声音带着寒意,“现在不说,等我们破译了密码本,你就再也没有开口的价值了。”

胁坂次郎的肩膀微微颤抖,沉默许久终于开口,语速快得像在发泄:“第 13 师团已从镇江出发,目标蚌埠!华中方面军要打通津浦线,与华北方面军会师徐州!第 9 师团休整三天后会沿津浦线南侧追击,你们根本跑不掉!”

系统提示音恰在此时响起,带着清晰的电子音:【审讯获取关键情报,触发 “津浦线阻敌” 主线任务。任务目标:72 小时内完成部队休整与扩编,赶往蚌埠布防,迟滞日军第 13 师团推进。任务奖励:解锁 “苏制 M1936 型 45 毫米反坦克炮”×18 门、“捷克式轻机枪”×120 挺,获得 “战场情报分析系统”,军功值 + 】

“蚌埠…… 徐州……” 周明远快步走向临时指挥所,在地图上标出津浦线的走向。万全策立刻补充:“据军统潜伏人员传来的消息,日军想通过津浦线连接南北战场,一旦成功,华北、华中的日军就能联成一片,下一步就是进攻武汉!现在胡宗南将军的部队在浦口至滁州一线掩护撤退,很快也要往西转移。”

汉斯带着科勒走进来,两人身上还沾着草屑。“周将军,我们勘察了周边地形,滁州东侧的琅琊山易守难攻,可以布置炮兵阵地;滁河上的桥梁已经加固,能通行装甲车。但部队急需补充弹药和冬装,很多士兵的步枪都有故障。”

“补给的事我来解决。” 周明远指着地图上的合肥方向,“那里有军政部的临时补给站,我已经让白雪晴发电报申请物资。另外,周边散落的溃兵不少,周卫国带特务营去收拢,就说 11 师要打回津浦线,愿意参军的一律补发装备、优先补给。”

次日清晨,收拢溃兵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传开。滁州城外的招兵点前很快排起长队,有原 87 师的散兵,有失去建制的教导总队士兵,还有当地的青年学生,他们大多背着旧枪,甚至拿着镰刀锄头,眼神里却满是战意。

“俺叫王小宝,是 87 师的步兵!上海撤退时跟部队打散了,听说周师长在这儿,俺连夜从扬州跑过来的!” 一个瘦高的青年挤到前排,露出胳膊上的枪伤,“俺会用中正式步枪,还能扔手榴弹,求师长收留俺,俺要打鬼子!”

周卫国挨个登记,不时给士兵们分发干粮:“都别急,只要真心打鬼子,11 师都要!高旅长带老兵教战术,德国顾问亲自授课,以后咱们都是能打硬仗的弟兄!”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11 师的营地已焕然一新,临时训练场上传来整齐的口号声,汉斯正带着装甲营演练反坦克战术,18 门崭新的苏制反坦克炮在空地上排列整齐,炮口闪着冷光;科勒指导工兵在滁河沿岸挖掘战壕,铁丝网和地雷阵连成防御带;医护兵给补充的新兵接种疫苗,战地医院的帐篷里飘出消毒水的气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