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从胡椒到蒸汽机的大唐传奇 > 第102章 不寻常的请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晨光透过太极殿的窗棂,在李杰脚下投下一道细长的影子,随着太阳的升高,影子缓缓移动,像一个无声的计时器。他缓缓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像一汪深潭,迎向李世民探究的眼神,深深躬身行礼,动作标准而恭敬。

“陛下,臣多谢陛下厚爱。” 李杰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在寂静的大殿里清晰地传开,每个字都像一颗饱满的珍珠落在玉盘上,“但臣既不求金银,也不求爵位,更不求封地。”

这话一出,满朝文武顿时炸开了锅,像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

“什么? 不求赏赐? 李大人是不是傻了?” 一名年轻的官员忍不住低呼出声,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他刚入官场不久,深知这些赏赐的分量。

“这可是陛下亲口允诺的,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旁边的老臣也摇着头,觉得李杰太过迂腐,放着到手的富贵不要,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金银爵位不要,难道他有更大的图谋?” 有人压低声音,眼神里带着怀疑,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他们不信有人会对这些不动心。

议论声像潮水般涌来,一波高过一波,各种猜测和不解的目光齐刷刷地落在李杰身上,几乎要将他淹没。李承乾更是愣住了,张着嘴半天没合上,他实在想不通,李杰放着到手的富贵不要,究竟想干什么,难道他想图谋的,比这些更重要?

李世民也有些惊讶,眉头微蹙,手指在御案上停顿了一下:“哦? 那你想要什么? 只要不违背国法,不损害社稷,朕都可以考虑。” 他倒要看看,这个年轻人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眼神里充满了好奇。

李杰伸出三根手指,每一根都挺得笔直,像三根标枪,在晨光里泛着坚定的光芒。“臣只求三件事。”

“你说。” 李世民的目光紧紧盯着他的手指,心中充满了好奇,身体微微前倾,想听得更清楚些。

“第一,” 李杰的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像和煦的春风拂过田野,“请陛下恩准,将水培胡椒之法推广至关中各地,挑选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土地,让百姓也能种植。臣愿将培育技术毫无保留地献出,编写出详细的农书,书中会详细记载选种、育苗、水培、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方法,分发到各州各县,让更多人能靠种植胡椒增收致富,改善生活。”

殿内的议论声瞬间小了下去,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按住。官员们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李杰第一个请求竟然是这个。推广种植? 这意味着他要将自己辛苦得来的成果公之于众,让所有人都能受益,要知道在这个时代,技术都是敝帚自珍的,谁不是藏着掖着,恨不得能垄断一辈子。

房玄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抚着胡须暗暗点头,花白的胡须在晨光里闪着银光:“此乃利国利民之举,陛下当准!推广胡椒种植,既能让百姓富足,又能充实国库,实乃良策。”

“第二,” 李杰没有停顿,继续说道,声音清晰而有力,“请陛下恩准,在长安周边修建十座胡椒工坊,统一收购百姓种植的胡椒,进行深加工。工坊内会设置不同的工序,分别制成胡椒粉、胡椒酱、胡椒油等成品,由朝廷统一售卖,不仅供应宫廷和百官,更能远销西域、吐蕃等地,赚取差价。所得利润,一半归入国库,充实府库,用于军费、赈灾等事宜;另一半则用于司农寺改良农具,研发新的耕作技术,让农耕效率更高。”

这下,连李世民都有些动容了,他坐直了身体,龙袍上的十二章纹在光线下更显清晰。统一加工售卖,既能保证胡椒的品质,形成品牌效应,又能增加国库收入,更难得的是,他还想着改良农具 —— 这可是关乎大唐根基的大事,民以食为天,农耕发达了,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才能稳定。这个年轻人的目光,比他想象的要长远得多,不仅看到了眼前的利益,更着眼于长远的发展。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李杰大人此议甚妙。既兼顾了民生,让百姓能通过种植胡椒获利;又充实了国库,为国家积累财富;还能推动农桑发展,让大唐的农业更上一层楼,一举三得啊!臣恳请陛下恩准!”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由衷的赞同。

“第三,” 李杰的目光扫过殿内的百官,从年轻的官员到须发花白的老臣,最后落回李世民身上,眼神里充满了坚定,“请陛下恩准,让臣组建一支‘农技队’。从各地挑选有经验的老农和聪慧的年轻学子,由臣亲自培训,传授新的种植技术和耕作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胡椒种植。让他们到全国各地去,指导百姓种植胡椒和其他作物,提高粮食产量,让大唐的土地能产出更多的粮食,让百姓不再挨饿,让国家不再为粮食短缺而担忧。”

话音落下,太极殿里鸦雀无声,连掉根针都能听得见。所有人都被李杰的这三个请求震撼了,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放着金银爵位、封地食邑不要,却一心想着推广技术、改良农具、造福百姓 —— 这样的人,他们从未见过,在这个追名逐利的官场里,李杰的请求像一股清流,洗涤着每个人的心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