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 > 第399章 归乡静思——薪火相传的画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9章 归乡静思——薪火相传的画卷

《星尘归途》的拍摄车辙暂时停在了青海盐湖的翡翠岸边,陆砚辞抽了三天空,驱车返回了云栖村。车子驶进村口时,夕阳正斜斜地挂在西山尖,把天空染成一片温润的橘红,村口那棵老槐树的枝叶被镀上金边,树下几位老人坐在竹编椅上闲谈,手里摇着竹编蒲扇,扇面上是陈曦烧制的迷你陶埙纹样,风一吹,扇影晃动,像一幅流动的东方小品。

他没有惊动任何人,换了双布鞋,沿着村道缓步前行。路面早已不是当年的泥泞土路,而是铺着青石板,石板缝隙里长着零星的狗尾巴草,踩上去发出细碎的“咯吱”声。路两旁的房屋依旧是白墙黛瓦,却多了不少细节:家家户户的院墙都嵌着竹编花窗,窗格里摆着孩子们做的陶土小摆件;村口的公告栏上,贴着“非遗课堂本周安排”和“现实题材创作征文启事”,墨迹新鲜,显然刚更新不久。

不知不觉走到村小的稻田边,金色的稻浪在夕阳下翻滚,像一片流动的金海,稻穗饱满,沉甸甸地弯着腰,散发着成熟的清香。田埂上,几个孩子正追逐嬉戏,手里拿着竹编的小飞船、陶土捏的外星人偶,都是“非遗IP开发计划”里的入门作品。他们的笑声清脆,像风铃般穿过稻浪,夹杂着稚嫩的歌声——正是那首《麦浪》,旋律简单却温暖,是陆砚辞初来云栖村时,和村民们一起改编的歌谣,如今成了村小的校歌。

“风吹麦浪,谷粒金黄,竹篮装着,童年的光……”孩子们边跑边唱,跑在最前面的小男孩突然停下,举起手里的竹编飞船,对着夕阳大喊:“我要坐着飞船去归墟星,和东方一起保护能量核心!”身后的小女孩笑着追上:“我也要去,我会用陶土给外星朋友做能量容器!”

陆砚辞站在田埂尽头,看着孩子们奔跑的身影,眼前的景象突然与记忆重叠——五年前,他第一次来云栖村,也是这样的夕阳,也是这片稻田,只是那时的稻浪没这么饱满,村小的教室还是简陋的砖房,孩子们手里只有泥巴和树枝,眼里带着怯生生的好奇,没有如今这般明亮的光。那时他刚带着十几人逃离浮躁的行业,只想找个地方安安静静做作品,从未想过,这里会变成如今的模样:村小盖起了非遗教室,孩子们能跟着张师傅学竹编、跟着吴阿婆捏陶土;村里的非遗工坊成了网红打卡点,手艺人的作品销往全国各地;甚至有外地的年轻人慕名而来,扎根这里做文创、拍短片。

变化的不只是村庄,还有人心。以前村民们提起“文娱”,只知道“看电视、听戏”;现在张师傅会骄傲地说“我编的竹篮上了电影海报”,吴阿婆会念叨“青溪唱的歌里有我的陶埙声”,孩子们会指着课本上的《侠影篇》插画,说“这是我们村拍的”。文化的根脉,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扎进了下一代的心里,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陆导。”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助理林舟悄然走近,手里捧着一份厚厚的计划书,封面是用竹纤维纸做的,上面用毛笔写着“第三卷:文娱帝国与产业深耕规划”,落款处盖着一枚小小的竹编纹样印章。他的脚步很轻,生怕惊扰了这份宁静,“这是团队整理的后续规划,涵盖了非遗IP的全球化布局、新人培养的海外基地建设,还有经典影视修复的数字化工程,您看看。”

陆砚辞接过计划书,指尖触到粗糙温润的纸页,仿佛摸到了云栖村的脉搏。他没有立刻翻开,而是抬头望向远方——层叠的群山在夕阳下勾勒出柔和的轮廓,山脚下的云栖村炊烟袅袅,非遗工坊的灯光已经亮起,像星星落在人间;无垠的天空渐渐暗下来,第一颗星星悄然浮现,与稻田里孩子们手中竹编飞船上的荧光颜料相映成趣。

他想起《侠影篇》的草原暴雪,想起《星尘归途》的盐湖光影,想起联合国论坛上的文化共鸣,想起婉拒终身成就奖时的坚定。一路走来,从“真诚创作联盟”到“中国文娱创新联盟”,从武侠片到东方科幻,从扶持新人到文化传承,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像在这片稻田里播种,如今终于迎来了丰收的景象。但他知道,这不是终点,就像稻田收割后,还要播种新的种子,文化传承与产业深耕,也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接力。

计划书的扉页上,林舟写了一行小字:“以云栖为根,以文化为脉,以全球为疆,让东方故事生生不息。”陆砚辞的嘴角露出平静而坚定的微笑,眼里映着星光与灯火,既有归乡的温润,也有对未来的期许。

“走吧。”他轻声说,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夜色的力量,像是对林舟说,也像是对这片土地、对过往的岁月、对未来的征程说,“休息结束了,新的征程,开始了。”

林舟点点头,跟着陆砚辞往村里走去。晚风拂过稻浪,送来阵阵清香,孩子们的歌声还在远处回荡,与非遗工坊传来的竹篾碰撞声、陶轮转动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温暖而充满希望的画卷。陆砚辞的脚步沉稳,每一步都踩在青石板上,也踩在文化传承的脉络上。

前方的路还很长,或许会有新的挑战,或许会有未知的困难,但他心中充满底气——他的身后,是云栖村的烟火气,是手艺人的坚守,是孩子们的期待,是无数人对优质内容、对文化传承的热爱。这薪火相传的画卷,将在新的征程里,铺展得更宽、更远,直至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