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玄幻 > 巴清传奇:丹砂与权谋 > 第162章 【生死决战篇】骊山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2章 【生死决战篇】骊山崩

【一: 汞河逆鳞】

骊山北麓的地宫入口处,十九盏青铜鹤灯的火焰正以诡异的角度歪斜,灯油顺着鹤喙滴落,在阶前积成小小的油洼,被地底渗出的汞气熏成银灰色。巴清踩着被汞液浸润成金属色泽的石阶往下走,靴底碾过细碎的青铜屑时发出脆响 —— 那是昨夜三更鼎耳震颤时崩落的碎片,至今还沾着未干的银白汞珠,在昏暗里泛着冷光。

“巴君,西侧‘河渠’又溢了!” 墨家工匠长墨翟的声音从前方墓道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颤音。他手中的青铜矩尺斜斜搭在石壁上,尺身随着地面的微颤嗡嗡作响,末端悬挂的铅锤早已偏离垂直线,“前殿陪葬坑的陶俑都泡了汞水,少府监的令史带着人在上面拍案,说要拿墨家工匠问罪呢!”

巴清掀开遮住口鼻的麻布,刺鼻的金属腥气混杂着丹砂的药味扑面而来,呛得她喉间发紧。本该沿着人工开凿的 “江河” 缓缓流动的水银,此刻正像沸腾的岩浆般翻涌,浪头拍打着用整块蓝田玉砌成的岸堤,溅起的汞珠落在青石板地上,竟滋滋腐蚀出细密的蜂窝状坑洞。更诡异的是,水银表面浮现出细碎的纹路,形如殷商甲骨上的卜辞,“癸巳卜,贞王旬亡祸” 的字样在浪尖一闪而逝,随即又化作 “鼎迁于周” 的残纹。

“带百工队去查鼎阵核心,启用‘窥天镜’照验膏泥。” 她指尖划过冰凉的玉堤,触及汞液的瞬间,腕间隐秘的巫纹突然发烫 —— 那是三个月前在祭祀坑用血契安抚鼎躁时留下的印记,当时三枚牛胛骨卜辞皆显 “吉” 兆,此刻却烫得像烙铁。穿过纵横交错的 “复道”,脚下的地砖突然发出 “咔嗒” 轻响,这是墨家布设的 “地听” 机关,一旦触动便会向中枢传递警讯。

中央祭祀坑的景象让她瞳孔骤缩:九尊青铜鼎按 “九宫八卦” 方位排列的阵眼处,最西侧对应 “乾位” 的雍鼎耳足已裂开半指宽的缝隙,鼎身原本青绿的铜锈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剥落,露出底下发黑的腐痕。鼎内供奉的丹砂堆积如山,此刻竟在无声碎裂,化作黑粉顺着裂缝向外流淌,而本该沉静的水银,正像有生命般顺着裂缝疯狂涌入鼎身,在内部凝结成虬结的汞柱。

“这不是自然崩裂。” 墨翟蹲下身,用象牙签挑起鼎下的黑色残渣,那东西遇空气便发出轻微的爆裂声,“是楚地的‘腐汞术’,把朱砂与活汞混合在封鼎的膏泥里,三个月便能蚀透三寸青铜。当年楚军破郢都时,就用这法子毁过周室的礼器。” 他忽然指向鼎耳内侧,那里刻着细小的 “李” 字铭文,与李斯府中器物的刻款如出一辙。

巴清突然想起三日前李斯派来的使者,那人穿着绣着苍鹰纹的锦袍,递来的 “验汞铜盆” 底刻着楚式降咒纹 —— 纹路是用尖针反复刻画的,边缘还留着未磨平的毛刺(108 章伏笔)。她正欲下令彻查少府监的膏泥库房,地面突然剧烈摇晃,头顶的青铜吊灯轰然坠地,摔在水银中溅起漫天银星,那些汞珠在空中划过弧线,竟诡异地凝而不散。

“地动!是地动!” 墨翟惊呼着扶住倾倒的玉堤,他腰间悬挂的墨家 “司南勺” 疯狂转动,勺柄直指地宫深处,“震源在鼎阵下方,是地龙翻身!”

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惨叫。巴清冲上地面,只见原本平整的夯土地已裂开蛛网般的缝隙,最宽处能吞下整辆牛车。运送丹砂的役夫们四处奔逃,其中一辆牛车的车轮卡在裂缝中,车夫被甩出丈远,眼睁睁看着牛车坠入深渊,丹砂洒落的瞬间便被涌出的汞液化为黑粉。更远处的复道轰然坍塌,巨大的木梁带着火星砸落,扬起的尘土中夹杂着工匠的哀嚎,还有青铜兵器断裂的脆响。

负责守卫的赤霄军正举着绘有玄鸟纹的盾牌维持秩序,却被不断蔓延的裂缝逼得步步后退 —— 那些裂缝中渗出的不是地下水,而是泛着剧毒银光的汞液,落在盾牌上便蚀出一个个小圆洞,吓得士兵们纷纷后撤。巴清瞥见队列末尾有个士兵正偷偷解下盔甲,靴底抹了滑石粉,显然是想趁乱逃窜。

“传我命令!” 巴清拔出腰间的青铜剑,剑身上 “汞淬火” 形成的异兽纹在阳光下流转,寒光逼得逃兵瞬间僵住,“赤霄军第一队以盾阵封堵地宫入口,第二队巡查各陪葬坑收拢工匠!墨家工匠启动‘地维’应急机关,转动西北方位的绞盘!任何人不得靠近鼎阵区域,违令者 —— 以通敌论处!”

她的吼声被更剧烈的震动淹没。脚下的土地突然向下塌陷,巴清借着剑撑地跃向高处,靴底擦过地面时带出一串火星。余光瞥见地宫方向升起一股银灰色的蘑菇云 —— 那是水银汽化形成的毒雾,在阳光下泛着虹彩,墨家典籍记载此物 “遇风则散,遇水则凝,触人立毙”,一旦扩散,百里之内将寸草不生。

【二: 山崩地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