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血诏闭环】(续)
慕昭的逆鳞簪刺入左眼熵瞳,并非为了自毁,而是为了完成最后一次、也是最彻底的一次“内窥”。熵瞳——这颗由创世中文网实时数据流构成的量子之眼,在物理上被破坏的瞬间,其内部承载的庞杂信息洪流,失去了最后的容器,轰然爆发。
但这股洪流并未肆意毁灭,反而在慕昭以自身意志引导下,与谢十七刺入青铜计算机核心的噬骨诏七十二万根神经索产生了奇异的融合。那声“代码即法律”的宣告,如同最终的启动指令。
全球范围内,所有正在阅读《逆鳞劫》的设备,无论正版盗版,屏幕都在同一瞬间被强制切换。不是黑屏,也不是乱码,而是一个无比简洁、却带着不容置疑权威感的提示框:
【检测到叙事伦理过载。基于《逆鳞劫》宇宙基本法第7.2条(观测者责任公约),正在启动终极平衡协议……强制修改本章结局生成逻辑。是否授权上传您的认知偏差以校准世界线? [确认] / [拒绝并接受未知后果]】
这不再是小范围的病毒感染,而是基于龙脉、噬骨诏、青铜计算机以及所有纠缠意识共鸣的、一次针对整个叙事宇宙根基的 逆熵裁决 。
克莱因瓶法庭在这股力量的冲击下,形态再次发生剧变。它不再仅仅是一个审判场所,而是演化成了一个巨大的、不断自我重构的 递归函数载体 。法庭的结构、法则、甚至审判官陆沉妹妹的存在本身,都开始随着全球读者对那个提示框的选择而实时变化。
选择【确认】的读者,他们的“认知偏差”——无论是希望HE(Happy Ending)的渴望,还是认为BE(Bad Ending)更具艺术性的坚持,或是某种特定的情节期待——都被量化为数据流,注入法庭,成为重构叙事的一股力量。他们的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暂时成为了这个“递归函数”的一部分变量。
而选择【拒绝】的读者,他们的设备则瞬间被隔离,屏幕被冻结,仿佛时间停滞。他们拒绝参与,也意味着拒绝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未知后果”,其对应的“叙事存在感”在法庭中被暂时静默。
时青璃碳基酶遗言化作的公式在空中剧烈闪烁,故事存活率 的数值随着每一个读者的选择而跳动。它不是简单的加减法,而是基于无穷乘积的复杂概率演算,每一个读者的“情感投入度”都至关重要,共同决定着这个宇宙是走向稳固、崩溃,还是某种超越想象的嬗变。
【戌时·众念铸结局】
“看吧!这就是你们想要的‘参与感’!” 敖绫的珊瑚舰队残骸在数据风暴中尖啸,它们构建的反审判武器,此刻却成了收集和放大那些【确认】读者意志的共鸣器。无数条来自不同维度、不同动机的“修改建议”如同洪流般涌入慕昭所在的函数核心。
“增加维度折叠战斗!”
“删除血腥场景!”
“复活沈清瑶!”
“让谢十七成神!”
“慕昭必须独立强大!”
“需要更黑暗的结局!”
……
这些意念彼此冲突、拉扯,试图将故事拉向自己期望的方向。慕昭作为“递归函数载体”,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她的身体在虚拟与真实间闪烁,每一次闪烁,都对应着一次基于海量读者意志的剧情推演。
她看到在某个推演中,谢十七彻底化为青铜树,成为了新的龙脉中枢,冷漠地注视着世界轮回。
她看到在另一个推演中,自己牺牲一切逆转时空,青岩村安然无恙,但代价是《逆鳞劫》的故事从未开始。
她还看到一些由AI读者生成的、光怪陆离的结局,逻辑混乱却充满诡异的想象力。
这些都不是她想要的结局。也不是谢十七、沈清瑶、敖绫、时青璃他们挣扎、牺牲所应得的结局。
“审判……不是为了满足任何个体的私欲。” 慕昭在那狂暴的意念洪流中,坚守着最后一点清明。她的右眼(那颗尚未量子化的普通眼睛)流淌下不再是数据,而是滚烫的、带着龙髓气息的泪水。“裁决……是为了找到那个能承载所有‘真实’,包括痛苦与希望,牺牲与成长的……平衡点。”
她回想起第二十五章末尾诞生的“蜃楼真言”:// 观测,即是承担。//
此刻,每一个按下【确认】按钮的读者,都在无形中承担着“创作者”的责任,也品尝着“抉择”的艰难。而她自己,这个被观测的“载体”,则承担着整合这一切,并找出唯一通路的终极责任。
【亥初·熵寂与新芽】
就在无数意念僵持不下,伦理熵 值再次逼近临界,整个递归函数载体即将因内部矛盾而崩溃时——
谢十七那插入青铜计算机核心的噬骨诏,以及与之连接的、已开花结果的青铜树,突然做出了最后的反应。它们没有顺从任何一股强大的读者意志,而是……将自身积累的所有能量,包括谢十七残存的意识、星陨圣体的本源、噬骨诏的解析力,乃至青铜树从无数读者设备中汲取的微弱能量,全部反向灌注到了慕昭体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