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管事听到元维中的问话,又将方才说过的话重复一遍:

“史大人还命人送来了温养脾胃的补品......”

听完管事的话,元维中眉头慢慢拧起。

兰姐肠胃失调之症只有几个贴身伺候的下人知道,虽然他们并未刻意隐瞒此事,可这件事情也不该被外人知晓,文庭是从何得知的呢?

还是在这个节骨眼上送了补品来......

“老爷,可是有何不妥之处?”管事问道。

元维中回过神,“没事,你先去忙吧。”

管事应声告退,元维中心里想着事情,一步步朝内院走去。

元夫人回到府上,听闻夫君回来,急匆匆来到卧房。

刚一推开门,就见元维中坐在桌边,看着桌上一摞锦盒若有所思。

“想什么呢阿中,这么出神?”元夫人笑着问道。

元维中回神,抬头朝她笑了笑,眉眼间俱是温情,“兰姐回来了。”

他起身相迎,伸手接过元夫人手里的两个锦盒,放在手里掂了掂,还有些重量。

“这是何物?”元维中疑惑道。

元夫人神秘一笑,“你猜?”

看着妻子心情愉悦的模样,元维中失笑,“这我可猜不出。”

“是姜夫人送的阿胶。”元夫人一字一句道。

元维中面色一惊,“阿胶?竟是这般贵重之物!”

元夫人点点头,“是啊,今日我在镇国公府尝了一份甘薯甜羹,可是用阿胶和牛乳做的呢!姜夫人见我喜欢,便硬要送我这两盒阿胶,我实在是不好意思......”

元维中了然点头,“姜夫人身子不好,是要用阿胶温养着......改日再去时,兰姐也多带些礼品吧?”

“那是应该的。”元夫人笑着应下,目光落在了桌上的一摞锦盒上,“阿中,这是何物?”

元维中眸色沉了沉,语气却如常,“是文庭特意送来的补品,说是对你的脾胃调理有好处。”

“这孩子,又破费了!”元夫人嗔怪一句,“不过就是个小毛病,阿中怎么还让他知道了......”

元夫人随口一说,元维中心里却“咯噔”一声。

“兰姐近日......没见过文庭?”元维中话里带了一丝试探。

元夫人收拾着桌上的东西,没有听出他语气的不同,“没有啊,那孩子不是很久没来府上了吗?”

元维中心事沉沉。

看来此事并非兰姐告知,更不可能是他相告,那史文庭是如何知晓兰姐有此病症的呢......

“对了,说起文庭那孩子,今日姜夫人告诉我,前几日文庭还去沈家的安林堂买过许多阿胶呢!好像是打点关系吧......”元夫人将锦盒收进柜子中,随口说道。

“打点关系?”元维中目露疑惑。

史文庭已擢升至户部侍郎,便是送礼也是旁人送给他,他有何需要打点的官员呢?

把东西放好,元夫人叮嘱一句,“阿中啊,文庭那孩子出身寒门,如今虽然升到侍郎一职,可也只是靠着俸禄过活,你在官署多多照顾点,莫要让同僚欺负了他。”

元夫人心疼史文庭,不想他因为官场中的交往之事太过耗费心神。

元维中皱了皱眉,“姜夫人有没有说,他买阿胶是要送给何人?”

“姜夫人倒是提了一句,说是送给齐家的少夫人......”元夫人说道。

元维中微微眯眼,“齐家?哪个齐家?”

“这事我倒是没问......我猜会不会是齐侍郎呢?”元夫人猜测道。

齐家少夫人......

元维中心中隐隐升起一种不好的预感。

齐肃父亲已病故,他的妻子不可能被人称之为“少夫人”,而且他的儿子尚且年幼,更不可能娶妻。

可朝中姓齐的除了他已没有旁人......

不对,若说姓氏听起来相似的,还有戚丞相一家,而小戚大人的妻子,便被人尊称为“戚少夫人”。

难道是兰姐听错了,姜夫人所言并非“齐”,而是......“戚”?

元维中的眼神骤然凌厉。

史文庭怎么会和戚家扯上关系?!

元夫人察觉到元维中变了脸色,小心翼翼地开口,“阿中,可是有何不妥之处?”

元维中收拢神思,朝元夫人笑了笑,“没什么,只是没想到文庭为了打点关系竟舍得花如此多银子......以后我会好好照顾他的。”

元夫人笑着应了一声。

“对了兰姐,”元维中状似无意询问,“今日姜夫人怎么会突然提及史文庭呢?”

“不是姜夫人提及的,是我先提的。”元夫人说道,“我夸赞文庭懂事,每年都给我们送许多甘薯,姜夫人便顺着我的话夸了夸文庭,她也是随口说的。”

元维中了然点头,心中悄然松了一口气。

还好,只要不是姜国公插手此事便好。

心中疑虑打消,元维中看向元夫人笑着开口,“知晓你爱吃甘薯,文庭今日下午已经派人将甘薯送到府上了。”

元夫人闻言,面露喜色,“那今晚便蒸甘薯吃吧?”

元维中笑着揽上她的肩膀,“好好好,都依你。”

屋内气氛和谐,元维中的眼底却一点一点沉了下去。

史文庭,你是否真的同戚家有所牵连......

镇国公府。

用过晚膳,沈兰舒提起今日元夫人拜访之事,姜砚山有些感慨。

“这位元夫人,也是实实在在受过苦的......”姜砚山叹息道。

沈兰舒温声道,“如今元尚书身居高位,元夫人也能跟着享福了。”

姜砚山点点头,“那是自然......元尚书也是辛苦,这阵子为了忙盐铁新政之事,可是费了不少心神。”

提到盐铁新政,姜韫出声询问,“父亲,三司人选可定下了?”

姜砚山倒也不瞒着,“定下了。”

“生产司主事由工部侍郎覃大人兼任,转运司主事则交给了漕运的方通判,至于这官售局总办一职......”

“当是由元尚书的学生,户部右侍郎史文庭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