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周密计划,破坏行动的部署
夜色如墨,尚未完全泼满天际,只是将西边的云霞染上了一层沉郁的青灰色。
惊鸿院内,灯火通明。
上等的狼毫、紫毫、兼毫毛笔,在笔架上排开,如一列待阅的士兵。徽州产的松烟墨、油烟墨,整齐地码在案头,散发着清雅的木质与桐油香。旁边铺着一沓沓洁白的澄心堂纸,纸质细润,光洁如玉。
绿萼几乎搬空了京城里最好的文房四宝铺子,才算勉强满足了这位新晋“画痴”王妃的要求。
此刻,柳惊鸿正站在一张巨大的画案前。
她身上穿着宽松的家常便服,袖子高高挽起,露出一截雪白的手腕。她一手捏着下巴,一手拿着一根崭新的狼毫笔,对着面前一张空白的宣纸,眉头紧锁,神情专注,仿佛在构思一幅惊世骇俗的传世之作。
绿萼在一旁小心地研着墨,连呼吸都放轻了。王妃已经维持这个姿势一炷香了,一笔未动,周身的气场却越来越吓人。
“不对。”
柳惊鸿终于开口,声音里透着一股极大的不满。她“啪”地一声将毛笔扔在案上,墨点溅出,在洁白的宣纸上留下几点刺眼的污渍。
“这墨不对!”她烦躁地来回踱步,“颜色太死,毫无灵气!怎么画得出本王妃胸中的山河万里,怎么画得出王爷眼里的日月星辰?”
绿萼吓得手一抖,差点把墨锭掉进砚台里。“王妃……这已经是‘一品堂’最好的墨了,叫‘玄龙香’,听说里面还加了麝香和珍珠粉……”
“什么玄龙香,我看是死蛇香!”柳惊鸿一脸嫌弃,“俗,太俗了!光有香味有什么用?本王妃要的是那种,落笔时沉静如水,干涸后又能熠熠生辉的质感,你懂不懂?”
绿老公不懂,绿萼也不敢说。她只觉得王妃对画画的执念,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还有这纸,”柳惊鸿又指向那沓昂贵的澄心堂纸,“太白了,白得晃眼,一点意境都没有。去,给我找些陈年的旧纸来,要那种泛着微黄,带着岁月沉淀感的。”
“是……”
“还有,本王妃听说,有些画师为了让颜色更鲜亮持久,会用一种特殊的油来调和颜料,叫什么……桐油?鱼油?你去打听打听,把能找到的油都给我弄一些来,本王妃要亲自试试。”
“是,奴婢这就去。”绿萼如蒙大赦,逃也似的退了出去。
随着院门关上,房间里那股浮躁而挑剔的气息瞬间消散。
柳惊鸿脸上的不耐与娇纵褪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冷酷的平静。她走到门边,确认绿萼已经走远,才返身将门闩插上。
她回到画案前,看着那张被墨点污染的宣纸,眼神没有丝毫波动。她将废纸抽走,露出一张全新的。
这一次,她没有再犹豫。
执起笔,饱蘸墨汁,手腕悬空,笔尖在纸上游走。
她画的不是山,不是水,也不是人。
而是一个个符号,一条条线路,一个个代表着建筑、哨塔、仓库的方块。
她的记忆力惊人,那日在尚书府书房里惊鸿一瞥的地图角落,此刻正在她的笔下被一分一毫地还原出来。盘蛇谷的隘口地形,两侧山脉的走势,甚至几条被标记出来的巡逻小径,都清晰地浮现纸上。
这是“惊蛰”行动的第一步:情报整理与推演。
她的大脑如同最高效的机器,将北国密信中的信息、尚书夫人口中透露的只言片语、以及自己亲眼所见的地图细节,全部糅合在一起,进行交叉比对和分析。
关隘名为“燕子关”,因其建在两座险峻山峰之间,形如燕尾而得名。
北国情报指出,燕子关的守备出现了“漏洞”。
尚书夫人曾担忧“边境军备吃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而那张地图上,在代表燕子关粮仓与军械库的两个方块旁边,有一个用朱笔画下的小小的圈。
漏洞,或许指的不是兵力,而是物资。
柳惊鸿的笔尖在“粮仓”和“军械库”两个方块上重重一点。
破坏军备。
目标,就是这里。
她闭上眼,脑海中开始构建燕子关的立体模型。风声、气味、光线、守卫的换防时间、巡逻路线的交叉点……无数数据流淌而过。
行动,可以分解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潜入。
她不可能从正面闯关。唯一的路径,就是从两侧的悬崖峭壁攀爬潜入。这对她的体能和技巧是巨大的考验,但并非无法完成。关键在于,潜入之后如何避开所有暗哨,到达目标区域。
这就需要一张更详尽的地图。
一张标明了内部构造、哨岗分布,甚至是机关陷阱的……军防图。
绿萼带来的消息,像一道闪电,照亮了唯一的路径。
翰林院张学士,舆图痴人。尚书之子,他的新弟子。
柳惊鸿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看来,她这位“为爱学画”的疯批王妃,是时候去拜访一下“名师高徒”,切磋一下“画技”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