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针灸鼻祖涪翁传 > 第395章 老头子伸手那刻,锅底笑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5章 老头子伸手那刻,锅底笑了

涪翁盯着那嗡鸣不止的石台,掌心悬于玉册上方三寸,迟迟未落。

那卷《针经·归宗》通体温润如活物,封面上苍劲的古篆似在缓缓呼吸,每一次起伏,都与他体内某种虚无的节律遥相呼应。

他一生校书万卷,从未见过任何一部典籍,竟自带心跳。

可更令他脊背发寒的是,自己体内那因传承印消失而空荡荡的膻中穴,此刻竟传来一阵微弱至极的回响。

仿佛那枚已融入阿禾心脉的青铜古印,正在那孩子的体内,与这卷神秘的玉册隔空对话。

“李先生……它……它像是在问您话?”一旁的赵篾匠早已被这神异的景象震慑得无以复加,声音颤抖地猜测道。

涪翁闭上双眼,摒弃一切杂念,将全副心神沉入那古老的嗡鸣之中。

这一次,他终于听清了。

那声音并非警告,也非质问,而是一句直抵灵魂深处的反问,宏大而苍凉:

“你取我,还是我选你?”

涪翁猛地缩回手,仿佛被无形的烙铁烫中,额角瞬间沁出豆大的冷汗,浸透了鬓角的白发。

这声音……这声音他听过!

三十年前,长安天禄阁,烈焰滔天,浓烟滚滚。

他在书架倾塌的最后一刻,不顾一切地扑向那部传说中的医道总纲——《黄帝内外经》正本。

就在他的指尖触碰到那冰凉竹简的瞬间,一道完全相同的低语,在他脑海中一闪而逝。

那时,他以为是烈火焚心、生死一线间的幻觉。

直到此刻,他才悚然惊觉,那根本不是幻觉!

那是医典圣卷在即将被凡火吞噬的前一刻,发出的临终之问!

是医道之魂,在选择它的归宿!

他错过了……三十年前,他便已错过了!

一股巨大的悔恨与不甘涌上心头,涪翁双目赤红,牙关紧咬。

他不信!

他绝不信自己会再次错过!

他再次探出手,这一次,掌心凝聚了他“玄针”境大成后对医道所有的理解与敬畏,如山岳般沉稳,朝着玉册缓缓压下。

就在他掌心即将再度触及那无形壁障的刹那,玉册突然发出一阵更为剧烈的轻颤!

封面上那四个“针经归宗”的古篆,竟如活水般流转、重组,化作了四个全新的大字:

“非取,乃归。”

不是让你来拿取,而是医道本身,要回归于你!

涪翁心头剧震,一股狂喜险些冲破理智。

原来如此!

不是他找回了医道,而是医道在颠沛流离三十年后,终于寻到了一个可以安身的“家”,终于认回了他这个守望者!

可……可若真是如此,为何要等?

为何非要一个六岁的娃娃点燃七星,用一滴童子血喂饱那口怪锅,这真正的传承才肯现身?

这三十年的等待,究竟是为了什么?!

他的疑惑还未散去,一直静立在旁的阿禾却动了。

孩子默默地走到那座暖玉石台前,无视了那股连涪翁都无法突破的抗拒之力,伸出那只被锈针刺穿、此刻已愈合无痕的小手,轻轻地覆在了玉册之上。

刹那间,地窖内所有的嗡鸣戛然而止。

那股无形的壁障烟消云散,连带着江底七星镇魂木阵阵的共鸣都瞬间平息。

整个世界,只剩下孩子轻浅的呼吸声。

阿禾闭着眼睛,小嘴一张一合,用一种稚嫩而古老的语调呢喃道:“白袍爷爷说,锅,从来不是容器。人,才是。”

话音落下的瞬间,地窖中央那片曾吞噬了黑陶锅的泥沼猛地翻滚起来!

无数黑色的残片破土而出,在半空中急速旋转、重组。

它们没有变回陶锅,而是在一片琉璃般的光华中,拼接成了一面巨大而古朴的镜子!

镜面之上,缓缓浮现出一张苍老的面孔——眉骨高耸,法令纹深邃,双唇紧抿,眼神中不见半分涪翁的狂傲不羁,反而充满了温厚、慈悲,以及一丝深藏的疲惫。

那张脸,赫然是涪翁自己!却又绝不是现在的他!

“这……这不是我!”涪翁踉跄着后退一步,心神剧震。

镜中的人影仿佛听到了他的惊呼,缓缓开口,声音不再是单个的低语,而是仿佛有成百上千个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在齐声诵读,庄严而悲悯:

“你是涪翁,也不是。我是你三十年来,每一分未能救下的遗憾,是你每一次因怒火而烧掉的残卷,是你亲手埋葬的,名为李柱国的那个梦。”

“守灶灵……是守灶灵!”赵篾匠再也支撑不住,双膝一软跪倒在地,朝着镜面五体投地,泪流满面地嘶吼道,“传说中,历代医者未尽的心血、不甘的执念,会凝结成识海之主,守护着医道最后的火种!老天开眼!老天开眼啊!”

然而,镜中那张慈悲的脸却缓缓摇了摇头。

“我不是灵,也不是神。”百家合音再度响起,每一个字都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涪翁的心口,“我是‘错’。”

“是你每一次因恐惧而藏起的一针,是你每一次因愤怒而拒救的一命,是你每一次因绝望而放弃的一方。千百年来,我由你们所有人的遗憾喂养,由你们的悔恨浇灌,困在这井底,成了一个守着灶台余温的鬼,而不是一个传递薪火的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