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官场之上,尤其是在这种精英汇聚的敏感培训班里,人际关系往往错综复杂。

一个陌生的、来自不同系统、且信息获取能力似乎不俗的同僚,

在开班前就如此急切地试图建立联系,其目的恐怕并不单纯只是“路上有个照应”那么简单。

他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德市的夜景,目光沉静。中央党校的学习,是一个全新的舞台,

也是一个大熔炉。那里有机遇,有知识,有人脉,自然也少不了无形的较量和试探。

这个突如其来的电话,仿佛是一个小小的序曲,提醒着他,未来的三个月,

绝不会仅仅是安静的课堂学习。

“韩韵...”

李南在心里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

将其归入了需要观察和谨慎对待的名单。然后,他转过身,继续有条不紊地收拾行李。

无论前方有何种挑战,他都必须以最好的状态去迎接。这次京城之行,

他肩负着太多人的期望,也承载着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容不得半点闪失。

电话那头传来忙音,韩韵缓缓将手机从耳边拿开,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缠绕着垂在肩头的一缕发丝。

她那描画精致的眉毛微微挑起,非但没有因李南干脆利落的拒绝而气恼,

唇角反而勾起一抹极富兴味的弧度。

“李南...”

她轻声念着这个名字,

像是在品味一颗味道独特的糖果。办公室里只有她一人,窗外的夕阳透过百叶窗,

在她明艳动人的脸庞上投下红晕。韩韵对自己向来极有信心,这种自信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出身京城韩家,这个在华夏政坛底蕴深厚、仅次于张、元等顶尖家族的显赫门第,

她从小就是同龄人中的焦点,是家族着力培养的“未来之星”。容貌、才智、手腕、资源,

她样样不缺,也习惯了周围人或倾慕、或敬畏、或讨好的目光。她仍清晰地记得,

数月前偶然在《德市日报》上看到的那篇关于“定城模式”和李南的报道。

报纸上那张黑白照片里,年轻警官身着警服,肩章挺括,

眉宇间那股子勃发的英气与超越年龄的沉稳,透过新闻纸直击她的内心。

那篇报道她反复看了好几遍,对李南在公安改革中展现出的魄力与智慧产生了极大的好奇,

甚至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欣赏。事后,她动用了自己的一些资源去调查李南。

得到的信息却相当有限,甚至可以说是“干净”得有些过分:弃婴出身,服役期间表现优异,

转业后进入公安系统,屡立奇功,以令人瞠目的速度晋升,

23岁便成为实权正科级的常务副局长。这些表面信息,非但没有打消她的兴趣,

反而让她更加好奇。一个毫无背景的孤儿,能在如此复杂的体系中脱颖而出,

其能力和心性绝非寻常。更让她有些不服气,甚至隐隐有些挫败感的是——

自己拥有韩家这般强大的助力,今年24岁,也才是正科级街道办主任,

虽然街道办主任职权不小,但和李南那个手握实权、屡破大案、

已在全国公安系统内挂上号的常务副局长相比,在“成绩单”的耀眼程度上,她不得不承认,

自己似乎并没占到什么便宜,甚至可以说是...打成了平手?这种认知,

激起了韩韵强烈的好胜心和探究欲。她很想亲眼见见这个李南,

近距离看看他到底有何过人之处,是否真如报道和档案中那般名副其实。

这次中央党校中青班,对她而言,无疑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她本想借着同省兼同学的身份,

提前接触,在前往京城的路上就建立起初步联系,占据一丝先机,

没想到对方警惕性如此之高,拒绝得毫不拖泥带水。

“有点意思...”

韩韵松开缠绕的发丝,身体向后靠在舒适的办公椅上,目光投向窗外逐渐沉落的夕阳,

“看来,不是一个会被轻易接近的人呢。”

李南的拒绝,非但没有让她退缩,反而让她对这次党校学习之旅更加期待了。

她喜欢挑战,也享受征服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