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月二十日,竞赛的日子终于到了。

考场设在京师大学最大的阶梯教室里,气氛庄重而肃穆。

一大早,参加竞赛的学生们便从四面八方赶来,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紧张和期待的神情。

教室里座无虚席,黑压压的一片,粗粗看去,竟有上百人之多。

木齐章按照准考证找到自己的座位,是中间靠前的位置。

她放下笔袋,深吸了一口气,环顾四周。

她看到许多熟悉的面孔,同班的赵兰坐在斜前方,正低头默念着什么。

周敏坐在后排,朝她眨了眨眼,比了个加油的手势。

林芳坐在教室另一侧的角落,脸色紧绷,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看来,班里报名的人,绝大多数都来了。

这场竞赛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铃声响过,两位表情严肃的监考老师走上讲台,宣读了考场纪律。

试卷分发下来,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纸张翻动的哗啦声。

木齐章接过试卷,没有立刻动笔。

她先快速浏览了一遍整张试卷。

题型有填空、单选、多选、简答和一道综合论述题。

内容涵盖了她反复复习过的政策法规、会计制度、财务分析等。

大致扫过题目后,她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气。

大部分知识点都是她重点准备过的,尤其是那些核心的会计处理原则和近期重要的政策条文,她几乎可以立刻反应出答案。

她拿起钢笔,吸足墨水,在试卷左上角工整地写下姓名和准考证号。

这支钢笔该是陈星特地送给她的。

然后,她开始从第一道填空题答起。

笔尖落在纸上,发出沙沙的轻响。

她的速度不快,但很稳,每一笔都清晰有力。

遇到有把握的题目,她毫不犹豫。

遇到需要稍加思索的,她会在草稿纸上简单演算或罗列要点,然后再工整地誊写到试卷上。

竞赛时间过去约三分之一,教室里开始出现一些细微的骚动。

有人开始唉声叹气,有人焦躁地翻动着试卷,还有人偷偷地左顾右盼。

显然,试题的难度超出了部分人的预期。

林芳坐在角落,眉头紧锁,不时用笔杆敲着额头,脸色越来越白。

她复习得并不扎实,很多题目看起来眼熟,却怎么也想不起准确答案。

这时一道关于“特殊行业折旧计提方法”的多选题,让木齐章的笔尖停顿了一下。

这个知识点比较偏,她复习时只是略有印象,细节记得不是很清楚。

她轻轻蹙了下眉,心里掠过一丝懊恼。

这种“知道考过却记不清”的感觉最是磨人。

她没有纠结太久,果断地跳过这道题,继续往下答。

不能因为一道题打乱整个节奏。

她引起了讲台上一位年长的监考老师的注意。

这位老师戴着黑框眼镜,巡视考场时,注意到大多数考生或紧张或焦躁,中间排这个外表普通的女学生,自始至终保持着平静和专注,答题的节奏丝毫不乱。

他不由得心生好奇,缓步走下讲台,悄无声息地踱到木齐章的身侧,停下脚步,目光落在她的试卷上。

一股无形的压力顿时笼罩下来。

周围几个考生明显感觉到了,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有人下意识地用手遮住了试卷。

正处于答题状态中的木齐章,仿佛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

她全部的心神都凝聚在笔下的题目和脑海中的知识上。

对于身旁突然多出的身影和投注在试卷上的目光,她只是睫毛微颤了一下,握笔的手指依旧稳定,书写的速度没有半分减缓。

她正在回答一道关于“流动资金管理原则”的简答题,思路清晰,要点明确,字迹工整。

监考老师静静地看了约一分钟,目光从最初的审视,渐渐转为惊讶,最后流露出一丝赞赏。

他微微点了点头,终于移开脚步,继续向前巡视。

直到老师走开,坐在木齐章旁边的一个男生才轻轻地舒了一口气,抬手擦了擦额角并不存在的冷汗,心有余悸地偷偷瞄了木齐章一眼,眼神里充满了佩服。

他刚才被老师的靠近吓得差点忘了思路,而这个女生竟然毫无反应、

木齐章对此浑然未觉。

她答完了所有有把握的题目,只剩下那道让她犹豫的多选题和最后的综合论述题。

论述题是关于“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加强企业经济核算”,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不仅考察对政策的理解,更考验个人的分析和见解。

她放下笔,活动了一下有些发酸的手指,闭上眼睛,快速地在脑海里梳理着相关的知识点和自己的思考。

几分钟后,她重新拿起笔,开始作答。

她先阐述了经济核算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复习到的政策精神,从健全制度、加强成本控制、推行责任制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条理清晰,言之有物。

虽然有些提法在后世看来略显朴素,但在当时的环境下,已属颇有见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