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挽天倾之南明复兴 > 第23章 京师火器制造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明隆武朝工部下辖之京师火器制造局,

乃是隆武帝于隆武元年,即公元 1646 年,收复旧都南京城后,

于大明留都南京工部所属之军器局基础上,加上整合各地地方军器局而成。

后,迁入新都江陵城,归工部统辖,

现由工部下面的虞衡清吏司?正五品郎中,主持负责,

专司火器研发与制造之新组建机构,

自然具备原大明留都南京工部下辖的军械局的全部职能!

之前大明南京工部下辖的军器局,

其生产出来的大量火铳、鸟铳、鲁密铳?、火龙出水?、猛火油柜?、三眼铳?、虎蹲炮?、掣电铳?、迅雷铳?、神火飞鸦?、百虎齐奔箭、红衣大炮等等火器、火炮,

乃是明太祖朱元璋、明太宗朱棣、明宪宗朱见深、明神宗朱翊钧等,一众大明杰出帝王的手中利器,

更是明太祖朱元璋,能打败天下一众豪杰,北伐中原,收复丢失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重建中华之手中最重要的利器,也是大明强大军事屏障之所在!

南京工部军器局,乃是明代中央官办兵器制造机构,

于大明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

由工部虞衡清吏司设立,专司武器装备制造及地方火器铸造管控,承担着常规武器,及新式火器装备制造研发职能!

其下辖有两座核心工厂,

分别为专攻护具制造的盔甲厂,

和负责火器、火药生产的王恭厂!

顶峰之时,两座核心工厂,工匠规模达到九千余人,

且还采用两班轮作制度,以实现全年生产。

且,该机构通过铭文编号制度,推行标准化管理,以追责到具体的某个人,

同时,规定大明地方卫所火器铸造需经朝廷核准,

并设置五年巡检制度以确保其生产出来的武器质量!

之后又成立了内府兵仗局,

从而使南京工部军器局与内府兵仗局,形成工部常规武器与宫廷特殊器械的双轨制造体系,为明代军事装备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其生产制造的武器涵盖,防护装备,如铁甲、皮甲、盾牌等,

攻击武器,如弓箭、弩机、刀枪等,

及火器,如火铳,火炮等,

还有辅助装备,如战车、军装、鞍辔等,

涵盖大明军队所需要的各式武器!

之后,燕王朱棣靖难之役,登上帝位,迁都北京后,

大明南京工部军器局,被一分为二,

其原来的9000多工匠之中的一半,全部迁往大明新都北京城,

剩下4000多工匠,则留在大明留都南京!

至此,大明工部军器局,一分为二,

变为京师北京军器局和留都南京军器局,

公元1644年,满清的清军进驻北京城后,

原大明京师北京军器局,现在变为了满清的军器局,

加之,山东的孔有德、尚可喜等人,将大明火器专家徐光启、孙元化、赵士桢、毕懋康,四人的研究成果全部送给了满清,

满清占领北京城后,又俘获了大明最后的火器专家——焦勖,和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汤若望等人,

从而使满清军器局实力大增,

不仅可以制造红衣大炮这等先进火器,

如今最新消息显示,满清火器专家焦勖、汤若望等人,还成功编写了《火攻挈要》一书,

该书分为上、中、下三卷,

上卷,详细介绍了明朝现有的所有火器、火铳制造的工艺及种类,

并对佛郎机、红衣大炮、鸟枪、火箭、喷火筒等明朝所有火器的制造作了详细说明。

中卷,则分别介绍各种火药的制作、贮藏、性能、配方和火铳的试放、安装、教练、搬运等内容。

下卷,又更加具体介绍了各种火器制造中一些应注意的问题和在各种情况下各种火器的军事应用方法。

此外《火攻挈要》此书,还涉及不少西方传来的,关于冶铸、 机械、 化学、力学、数学等方面的知识。

可以说,该书总结了明军使用火器同满清作战的经验教训,

又翻译介绍了欧洲先进的军事技术知识,

成为此刻满清火器技术研发方面最最重要的着作。

正因为有此书存在,加之满清统治者顺治帝、多尔衮,两人都对火器十分特别重视,

毕竟清太祖努尔哈赤,被炸死还没有多少年,

故,此刻满清的北京火器制造局,不光用此书正在全力培养满清自己的火器专家,

更为重要的是,此书还详细阐述了一种叫“铁模铸炮法”的新方法,

铁模铸炮法,乃是通过铁制模具替代传统泥模,从而实现火炮快速标准化量产的新方法!

用此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火炮的生存效率,实现标准化,做到一模多铸,单套铁模可重复使用数百次;??

而且还可消除泥模工艺导致的气孔缺陷,从而使炮膛内壁光滑度显着提升,生成出来的火炮质量更好,威力更大!

最为致命的是,刚刚内线传回消息,

如今满清刚刚亲政的顺治帝福临,为了进一步提升满清大军的实力,

下令由焦勖、汤若望,两人主持,根据铁模铸炮法,正在大力研究比红衣大炮射程更远、威力更巨大的新式火器!

可以说在掌控大明北京军器局,及其所有的火器研究成果后,

此时满清新组建的火器制造局的研发能力,

相较于整合南京军器局和地方军器局之后,南明隆武帝所新组建的大明火器制造局的研究能力和制造能力,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因如此,故而,当南明隆武帝朱慈璧,得知此刻,

南明不仅研发出来了新式火炮问世,

更有火器专家戴苍,此等研发火器人才出现,

隆武帝朱慈璧、内阁首辅陈子壮、内阁次辅熊汝霖、首席军机大臣蒋德璟,

南明此时最高的决策者们,

才不顾国事繁忙,于百忙之中专门抽出时间,

于正月初七,下午,到达了位于长江上游水力充足的宜昌之地的南明京师火器制造局,

此刻南明京师火器制造局,在穿越者隆武帝的建议,生产动力已经由之前的人力,改为水力代替,

且现在也已经采用了锦衣卫密探从满清处弄来的铁模铸炮法,开始了标准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