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鉴宝:我的眼睛通万界 > 第162章 璞石琢玉,风波初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2章 璞石琢玉,风波初起

“天工开物”项目组成功复现曜变神韵的消息,在极小的核心圈层内引发了地震般的轰动。尽管项目细节对外严格保密,但陈默以及他麾下“默然学院”的名字,却已在国家最高级别的文保领域挂上了号。那只环绕着七彩光晕的试验盏,被周院士等人视若瑰宝,作为后续深入研究的最重要样本,而陈默在其中的关键作用,则成了圈内口耳相传的传奇。

陈默并未在京城过多停留,婉拒了各方或明或暗的招揽与宴请,带着收获颇丰的艾莉丝、林枫、沈墨悄然返回了江南“默庐”。

此次京城之行,对林枫和沈墨而言,不啻于一场脱胎换骨的洗礼。亲身参与国家级项目,近距离感受国宝残片的神韵,乃至最后见证“奇迹”的诞生,这一切都极大地开拓了他们的眼界,锤炼了他们的心性。尤其是最后关头,在陈默引导下,将自身微弱的感知融入那宏大的“意”之场域的经历,更让他们对“万物有心”的理念有了刻骨铭心的理解。

回归学院后的第一次集体晨课,地点选在了气运奠基的那方青石台下。九名学员盘膝而坐,沐浴在清晨的曦光和园林独有的灵韵之中。

陈默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最后落在林枫和沈墨身上。

“京城一行,林枫、沈墨有所感悟,今日便由他们先行分享,诸位静听,可观其心,可思己身。”

林枫率先起身,他性格原本有些内向木讷,但此刻眼神却异常明亮。他走到众人之前,并未多言,而是从怀中取出一物——那是一块他在基地附近河滩上捡来的、再普通不过的鹅卵石。

他双手捧石,闭上双眼,周身气息渐渐沉凝。数息之后,在众人讶异的目光中,那块原本灰扑扑的鹅卵石,表面竟渐渐泛起一层极其微弱的、温润的土黄色光晕,虽然淡薄,却真实不虚!更让人惊奇的是,所有人都隐约感觉到,那块石头仿佛“活”了过来,散发出一种沉稳、厚重的意韵。

“我……我感受到了它的‘承载’。”林枫睁开眼,语气带着一丝激动后的沙哑,“它历经河水千万年冲刷,默默承载一切,无怨无尤。其性,厚德载物。”他这番感悟,显然深受曜变天目盏残片中那份沉淀岁月气息的影响,并结合了自身坚韧的心性。

陈默微微颔首:“善。由石见性,由物及心。你之心,已初具‘格物’之基。”

接着是沈墨。她并未取出什么物件,而是轻移莲步,走到一株晨露未干的兰花旁,伸出纤指,虚点在那娇嫩的花瓣之上。她闭上眼,呼吸渐渐与兰花的微颤同步。片刻之后,那株兰花仿佛更加挺立,叶片愈发青翠,一股清幽的芬芳自然而然地弥漫开来,沁人心脾,甚至引来了几只蝴蝶徘徊不去。

“兰生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沈墨睁开美眸,眼波清澈如水,“我感受到了它的‘自在’与‘高洁’,不因外物而改其节。其韵,君子慎独。”她的感悟,则偏向于曜变天目中那份灵动变幻、自有章法的神韵。

“亦善。”陈默再次肯定,“感物之灵,明心见性。你已初窥‘共情’之门径。”

林枫与沈墨的展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两颗石子,在其余七名学员心中荡开了剧烈的涟漪。他们看到了前进的方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进步,心中的热情与向往被彻底点燃。以往觉得虚无缥缈的“心法”,此刻变得无比真切。

陈默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沉声道:“尔等所见,便是‘万物有心’之初步印证。林枫感其‘厚’,沈墨感其‘洁’,皆由心发,契合物性。此道无穷尽,山川河岳,草木金石,乃至一器一物,皆有其灵,待尔等以诚心去发掘,去对话。”

“自今日起,尔等可尝试寻找与自身心性相合之物,作为‘本命格物’之始,日日感应,时时揣摩,锤炼心神。”

学员们轰然应诺,个个摩拳擦掌,眼神炽热。学院的修行氛围,因这两人的突破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学院内部学风日益浓厚之际,外部的不谐之音也开始传来。

“默然学院”的横空出世,尤其是其独特的教学理念和陈默那堪称恐怖的“鉴宝”能力,不可避免地触动了一些传统势力和既得利益者的神经。覆灭“幻影”是泼天大功,无人敢明面指责,但这“办学传道”,在一些人看来,便是要另立山头,挑战现有的秩序和权威。

首先发难的,是江南本地一个历史悠久的古玩世家——周家。周家以瓷器鉴定和修复起家,门下弟子众多,在江南乃至全国古玩界都颇有影响力。他们自诩为正统,对陈默这种“野路子”出身,却屡屡创造奇迹,甚至得到国家层面青睐的年轻人,早已心存芥蒂。

这一日,周家当代家主周世襄,一位年近花甲、面容清癯的老者,带着几名族中精英弟子,以“交流学习”为名,递帖拜访“默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