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掌印太自卑 > 第97章 风起沉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暮春的宫宴,总是格外繁华喧嚣。

紫宸殿内烛火通明,琉璃盏映着跳跃的灯花,金樽玉液折射出迷离光彩。丝竹声悠扬婉转,舞姬水袖翩跹,百官言笑晏晏,一派盛世华章。皇帝因前番遇刺受了惊吓,略坐片刻便起驾回宫,留下众臣与宗室继续宴饮。

宜阳公主坐在御座左下首的位置,一身淡青宫装,云鬓轻挽,只簪一支碧玉玲珑簪。她年方十八,正值芳华,却因去岁那场大病清减了几分,眉目间多了些许轻愁,反倒更添了一种难以言喻的风致。

她安静地坐着,目光偶尔掠过舞池,大多数时候只是垂眸看着案上的青玉盏。周遭的热闹仿佛与她隔了一层无形的屏障。

沈玠的位置在御座右下首,与宜阳遥遥相对。这是皇帝特赐的恩典,彰显其救驾之功与无上荣宠。他穿着御赐的蟒袍,玄色底料上用金线绣着四爪蟒纹,威严肃穆。伤势虽已好转大半,但失血过多的苍白仍未能完全褪去,衬得他那张线条冷硬的脸愈发显得阴郁。他几乎不碰酒水,只偶尔与上前敬酒的重臣颔首示意,多数时候,他的视线都有意无意地落在对面那个纤细的身影上。

那目光,深沉如夜,带着一种近乎贪婪的专注,却又在宜阳若有所觉地抬眼望来时,迅速收敛,化为臣子应有的恭谨与谦卑。

只有离得最近的几个东厂心腹,才能看到他们督主掩在袖中微微蜷握的手,以及那看似平静无波的眼眸深处,翻涌着的、几乎要压抑不住的黑暗浪潮。

(殿下今日…似乎比往日更沉默了些…是觉得无趣么?还是…身体仍有不适?)

(这殿内觥筹交错,多少人明里暗里窥视着那份光华…那些宗室子弟,勋贵少年…他们的目光…)

沈玠的指尖无意识地捻着袖口冰凉的刺绣蟒纹,一种熟悉的、尖锐的自卑与暴戾交织的情绪啃噬着他的内心。他身处权力之巅,执掌生杀予夺,满殿朱紫在他眼中皆如蝼蚁。可唯有在对上那份纯净时,他深刻骨髓地觉得自己肮脏不堪,阴暗污秽。

(我这等阉奴,能远远守护已是僭越…殿下合该享世间一切美好…而非困于阉奴之侧…被这污浊气息沾染…)

可这个念头刚一升起,就被更强烈的占有欲和恐惧狠狠压了下去。

(不!殿下是我的光…是我活下去唯一的念想…谁也不能夺走!谁也不能靠近!)

旧伤处忽然泛起一阵细密隐痛,并非剧烈,却缠绵不休,提醒着他那场濒死的经历,以及失去她的恐惧。他需要这份疼痛,这能让他保持清醒,记住自己是用怎样惨烈的代价才换得继续守护她的资格。

殿内暖香氤氲,他却只觉得浑身发冷,唯有将视线牢牢锁住那抹身影,才能汲取一丝虚幻的暖意。

宜阳轻轻拨弄着案上一碟精致的水晶糕,却并无食欲。她能感受到那道目光,如影随形,无处不在。起初是担忧他伤势未愈却强撑赴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目光中蕴含的过度专注与无形控制,让她渐渐感到有些透不过气。

她试图忽略,抬眼望向殿中。恰此时,一曲终了,舞姬退下。掌宫太监扬声安排下一项助兴节目——展示宗室子弟近日的一些书画习作。这本是宫宴常见的雅事,以示天家重文教。

内侍们捧着一卷卷书画在席间穿梭展示,偶尔得到几句品评。轮到一幅秋菊图时,坐在稍远处的一位少年略显紧张地站了起来。

那是齐王府的旁支子弟,名叫赵珩,约莫十六七岁年纪,眉眼清秀,带着几分书卷气。按辈分,算是宜阳的远房堂侄。

“禀…禀公主殿下,各位大人,”赵珩声音微涩,却努力保持着镇定,“此画乃晚辈近日习作,笔法稚嫩,让诸位见笑了。”

那画上秋菊姿态各异,墨色晕染颇有几分灵气,题的诗句也清雅。有宗正寺的官员笑着捋须点头:“珩哥儿近来进益不小。”

宜阳原本只是随意看着,目光掠过那题画诗时,微微停顿了一下。诗旁用稍小楷体注了一行小字,写的是作画时的心境感悟,辞藻不算华丽,却颇为真诚恳切。

她想起前几日似乎听宫女提起过,这位远支的堂侄读书颇为刻苦,画艺也有些天赋。她本无意多言,但抬眼看到少年眼中隐含的期待与紧张,又想到近日宫中愈发沉闷的气氛,心下微微一动,便缓声道:

“画意通透,题句也清新,”她的声音不高,却因殿内暂时安静而显得清晰,“尤其这旁注,心思灵巧,颇有灵气。”

她只是出于鼓励的心思,说了这么一句客观点评。语气平和,并无任何特殊意味。

赵珩闻言,脸上顿时泛起激动又克制的红晕,忙躬身道:“谢殿下谬赞!晚辈愧不敢当,定当更加勤勉!”

许多宗室子弟和官员也随之投来赞许的目光,气氛一时融洽。

然而,就在这一片和乐之中,宜阳却敏锐地感觉到,对面那道一直萦绕在她身上的目光,骤然变得冰冷锐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