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纳米级的奥秘
与青蛟的协议达成,使得我终于能安心获取足量的池水样本。在青蛟半是警惕半是好奇的注视下,以及何聆冰的护法中,我于洞窟一角布下简易的隔绝阵法,将全部心神沉入对“灵态纳米微生物”的深度解析之中。谐振探针的精度被推向极致,微观视野再次降临,但这一次,目标不再是单一功能,而是彻底剖析其内在的运作核心。
无数乳白色的光点在识海中放大,化为一座座结构精巧绝伦的微观殿堂。我小心翼翼地引导探针,避开其基础的共生与修复协议,直指其最底层的灵导架构。时间在极度专注中流逝,渐渐地,一些规律性的信息回路、能量流转路径以及更基础的“指令集”开始浮现。它们并非死板的符文,而是一种动态的、能够根据环境与目标自适应调整的“活体编程逻辑”!破解它,就意味着有可能掌握这把能够编辑生命的“神之刻刀”!
这并非易事。这些“灵态纳米微生物”的底层逻辑,远比上古灵植师留下的玉简图谱更加复杂、更加灵动。它们像是一种拥有基础学习能力的生物芯片,其“代码”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执行任务、与环境交互的过程中,会进行微小的调整与演化。
我仿佛一个考古学家,在试图解读一种拥有生命的、不断变化的文字。
我首先专注于那些负责基础生命修复的“指令集”。通过反复模拟、注入不同的“损伤信号”,观察这些微生物的响应模式与能量调动路径。大量的数据被信息堡垒记录、比对、归纳。
一天,两天……
洞窟内寂静无声,只有池水微澜与青蛟偶尔沉重的呼吸。何聆冰如同冰雕般静立,为我护法,同时也警惕着那条强大的守护兽。
直到第三天,当我的探针模拟出一种极其复杂的、涉及神魂本源的“道伤”信号时,这些一直表现得井然有序的微生物,其内部灵导结构忽然产生了一阵极其细微却清晰的紊乱!一部分单元试图调用最本源的生命能量进行修复,另一部分却释放出终止指令,更有一部分陷入了逻辑循环,不断重复着无意义的自检……
“找到了!”我心中一震。
这细微的紊乱,暴露了其底层逻辑中的一个“判断分歧点”!就像程序中的一个BUG,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未被完美处理的“异常情况处理模块”!
通过这个“分歧点”,我得以窥见其指令集更深层的架构。它们遵循着一种类似“生命优先”、“能量守恒”、“适应性共生”等基础原则构成的核心协议。而在这些核心协议之上,才是那些负责具体功能(如修复、优化、能量传输)的次级指令。
更重要的是,我捕捉到了它们之间用于协调行动的、一种极其高效的微观信息传递机制。这种机制,与之前在狂暴花海中感知到的群体意识网络,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但更加精密,更加底层!
难道说,这整口生命泉眼,这无数亿兆的“灵态纳米微生物”,其本身就是一个庞大无比的、高度发达的集体意识?我们所看到的池水,只是这个意识集合体在物质界的显化?
这个念头让我不寒而栗。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上古灵植师们,试图控制和利用的,就是一个活着的神明!而外面森林里那些被篡改的灵植、那拥有集体意识的花海,都不过是这个庞大意识在尝试向外延伸、渗透、或者说……“同化”外界环境的触手和试验品?!
我缓缓收回探针,从深度解析中退出,脸色凝重。
“如何?”何聆冰立刻传音问道。
“窥得一丝门径,”我沉声道,目光扫过那平静的池水,以及假寐中的青蛟,“但真相,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惊人。这些微生物……它们可能共享着一个统一的‘灵’。我们不是在研究一种工具,而是在尝试与一个古老的、微观层面的‘生命集合体’进行沟通和……交易。”
青蛟似乎察觉到了我的目光,巨大的竖瞳睁开一线,冰冷的目光扫过我,带着一丝探究。
破解其编程逻辑的道路已经找到,但前路似乎更加扑朔迷离。掌握了这把“刻刀”,我们真的能驾驭它,而不被这刀背后那庞大的意志所吞噬吗?
接下来的研究,必须更加谨慎了。在尝试将其应用于生命融合之前,我必须先找到确保自身意识独立性的“防火墙”。否则,一切终将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