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生命编程的启示
对“灵态纳米微生物”底层逻辑的解析越是深入,一个疑问就越发清晰:如此庞大且协调的微观生命集群,其统一的指令源究竟在何处?我的谐振探针顺着微生物之间那无形的信息流与能量共鸣,如同逆流而上的渔夫,最终将所有线索都指向了泉眼的最深处——那块静静沉在池底、不过拳头大小、却散发着如同星辰般璀璨生命光辉的结晶,“生命源核”。
它并非死物,而是整个泉眼亿万微生物的集体意识中枢与能量炉心!其内部结构在探针的感知下缓缓展开,那是由无数繁复到极致的、天然生成却又符合某种至高道韵的灵导纹路构成,仿佛宇宙初开时生命法则的具象化烙印。它无时无刻不在向外广播着维持微生物集群存在与基础功能的“底层协议”。观察它,就如同在直视“生命”这门编程语言最原始、最核心的“编译器”!这为我自己构想中的“灵基编辑”技术,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最关键的参考模型!
这发现让我心神剧震,几乎要迷失在那浩瀚的生命法则海洋之中。我强忍着立刻沉浸进去参悟的冲动,小心翼翼地记录着“生命源核”散发出的基础波动韵律,以及其表层那些天然道纹的流转规律。
它太完美了,完美到令人敬畏,也完美到……让人看到了无限的可能性。
我构想中的“灵基编辑”技术,旨在从最底层,即生命的信息蓝图层面,实现对生命形态、资质、乃至特性的定向修改与优化。这需要几个关键要素:一是能够精准切入生命信息场的手段(我的谐振探针已初步具备),二是足够强大且精密的“编辑工具”(灵态纳米微生物或其仿造品可作为候选),三是一个稳定、高效且具备容错能力的“编辑协议”或曰“编程逻辑”。
前两者我已有眉目,而最难、最核心的第三点,其最理想的参考模型,此刻就静静地躺在池底!
这“生命源核”所承载的,正是经过无尽岁月自然演化(或可能是某种至高存在设计)而形成的、最稳定、最普适的“生命编程基础架构”。它定义了微观生命单元如何组织、如何协作、如何响应环境、如何维持自身存在与发展的根本规则。
只要我能理解其万一,哪怕只是模仿其表层结构,构建出一个简化版的“灵基编辑协议”,都足以让我在生命科学的领域迈出划时代的一步!届时,修复王磐与何聆冰灵躯的终极隐患,将不再是空想!甚至,点化凡骨为天灵根,赋予死物以生机……这些传说中的神明权能,或许都能通过科学的手段触碰到门槛!
“源核……不动……”低沉的精神波动传来,带着警告意味。是那青蛟。它显然察觉到了我对池底那东西的过度关注。
我立刻收敛心神,传递出善意的回应:“前辈放心,晚辈深知此物乃天地瑰宝,不敢妄动,只是观摩其道韵,以求印证所学。”
青蛟的竖瞳眯了眯,不再言语,但那股监视感并未消失。它允许我研究池水,甚至默许我探查源核散发出的波动,但绝不允许我触碰其根本。这是它的底线。
我心中明了,也不强求。目前能够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记录这“生命源核”的运作,已经是天大的机缘。贪多嚼不烂,当务之急,是消化已有的发现。
我将主要精力重新放回对“灵态纳米微生物”和“生命源核”广播协议的研究上,尝试构建最基础的“灵基编辑”理论模型。信息堡垒全开,海量的数据被整理、推演,一个模糊的、却激动人心的技术蓝图,开始在我脑海中缓缓勾勒。
同时,我也分出一丝心神,留意着与宗门联络法器的微弱波动。王磐潜入聚秀宗已有一段时日,按照计划,近期该有消息传回了。不知为何,心底隐隐有一丝不安掠过,仿佛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正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