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124章 片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睿已把蒸馏器支在了院子里。

玻璃曲颈瓶里的酒精正缓缓沸腾,蒸汽顺着冷凝管蜿蜒流淌,滴落在收集瓶中,发出“嗒、嗒”的轻响,像在数着时辰。

他守在炉边,时不时调整,让火势保持在“文火”的程度。

“再馏三遍,应该就能到九成纯度了。”陈睿用细布擦了擦收集瓶。

惠婶端来一碗热汤面:“小郎君,先垫垫肚子,这活儿急不得。”

她看着那套亮晶晶的玻璃器皿,总觉得稀奇,“这瓶子比瓷碗还透亮,真能炼出治病的东西?”

“能。”陈睿接过面碗,“等炼好了,和山药粉混在一起,能做救心的药片子。”

他呼噜噜喝着面,眼睛却没离开蒸馏器,生怕火候大了,馏出的酒精掺了水分。

与此同时,孙小筱正在药局的后院忙活。

西市买来的山药堆在墙角,个个饱满光滑,带着新鲜的泥土气。

先把山药去皮,露出雪白的肉,再切成薄片,排在竹匾里,架在炭盆上慢慢烘干。

炭火是用的松针,火力温和,烘得山药片渐渐发黄,散出淡淡的甜香。

“得烘到一掰就碎才好。”她时不时翻动竹匾,鼻尖沾了点灰,像只忙碌的小松鼠。

等山药片彻底干透,她又倒进石臼里,细细碾磨,直到变成雪白的粉末,筛过细罗,装在瓷罐里,封口时还特意垫了层油纸防潮。

“这下就等师弟的无水酒精了。”孙小筱拍了拍手上的粉,看着罐子里细腻的山药粉,眼里满是期待。

两日后,长安的风更冷了,刮在脸上像小刀子。孙思邈坐在药局里,望着窗外的雨,忽然对徒弟道:“去请秦将军来一趟,说我这儿有新药,或许对他的症。”

秦琼这些日子过得确实艰难。

早年征战落下的旧伤,到了秋冬就格外磨人,胸闷胸痛一天能发作一两次,咳起来更是撕心裂肺,夜里常坐着喘到天亮。

听说孙思邈有新药,他连忙让车夫套了马车,裹紧了袄子就往药局赶。

“孙仙长。”秦琼走进药局时,脸色有些发白,说话都带着喘,“您说的新药……”

“先坐下歇歇。”孙思邈示意他躺在诊榻上,“我先问问你的近况——胸痛时是不是像有石头压着?咳嗽带不带痰?”

秦琼一一应了,说自己昨日在府里看兵书,不知怎地就犯了病,疼得直冒冷汗,缓了半个时辰才好。

他刚说完,忽然眉头一皱,双手捂住胸口,脸色瞬间变得青紫,呼吸也急促起来,额头上很快渗了层冷汗。

“来了。”孙思邈早有准备,取出那瓶硝酸甘油,又拿了个小银勺,小心翼翼滴了一滴在勺里,送到秦琼嘴边,“含在舌下,别咽。”

秦琼依言含住,只觉一股微苦的辛辣味在舌尖散开,顺着喉咙往下钻。

他闭着眼,胸口的剧痛像潮水般涌来,又在片刻后慢慢退去——不过半盏茶的功夫,那压得他喘不过气的“石头”竟消失了,呼吸渐渐平顺,脸色也缓了过来。

“这……这就好了?”秦琼睁开眼,不敢相信地活动了下肩膀,胸口竟真的不疼了。

他挣扎着坐起来,对孙思邈深深一揖,“仙长!这药太神了!比我吃的那些丸药见效快太多了!”

孙思邈笑着摆手:“别谢我,这药是陈睿那小子送来的,昨日才到我这儿。”

“陈睿?”秦琼又惊又喜,“就是怀德坊那个做玻璃的小郎君?我还以为他只会造些琉璃镜子、钢弩器械,竟连药都能造出来?真是……刮目相看!”

他想起上次在程咬金府上上见陈睿,那少年郎应对自如,原以为只是聪慧,没想到还有这等本事。

两人又坐了一阵,秦琼喝了碗热茶,气色好了许多,也没再发作。

孙思邈道:“这药只能救急,治标不治本。你啊,还是得稳住心神,少动气,天冷了就别往外跑,每日用山药、枸杞熬粥喝,慢慢养着。”

“仙长说的是。”秦琼站起身,“我这就去怀德坊拜访陈小郎君,当面谢他。”

他走到门口,又回头道,“仙长,那药……能多给我些吗?”

“我这儿只剩小半瓶了,你去陈睿那里取,他定然还有。”孙思邈道,“他说正在做片剂,更方便携带,你去了正好问问。”

秦琼谢过孙思邈,脚步轻快地走出药局。

寒风依旧刮着,他却觉得胸口敞亮了许多,连呼吸都顺畅了。

马车往怀德坊去的路上,他心里反复琢磨:这陈睿年纪轻轻,竟有这般能耐,造出的玻璃能照见毫发,做的钢弩能射穿铁甲,如今连救命的药都能弄出来……当真是个奇人。

而怀德坊的院子里,陈睿刚把最后一馏的酒精装瓶,正用塞子封紧。

惠婶进来报:“小郎君,秦将军来了,就在门口呢。”

陈睿愣了愣,擦了擦手迎出去,心里了然:秦琼这时候来,自然是为了新药了。

门帘一掀,秦琼大步走进来,脸上带着笑,哪里还有方才在药局的狼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