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165章 祖师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睿端着酒杯的手顿了顿。

他一向喜欢自在,出门不带随从,听张正堂这么说,倒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张正鹤在旁点头:“正堂说得是。你那玻璃、精盐的法子,动了多少人的利益?明面上你有陛下安排人看着,暗地里指不定有多少眼睛盯着。不说别的,单是上次给大军的酒精,就有多少世家想打听其中的门道?”

子拓放下书,接口道:“国子监里也有传言,说有些勋贵想请你去府上‘做客’,不过是想套你的法子。你总不能一直躲着。”

陈睿摩挲着杯沿,沉吟道:“我也不是怕他们,只是嫌麻烦。不过……”

他想起上次去西市,好像确实见着几个面生的汉子总跟着,当时没在意,现在想来怕是别有用心,“确实该添几个人。”

张正堂眼睛一亮:“我看不如跟陛下提一提。你为朝廷立了这么多功,求几个护卫不算过分。最好是从禁军里挑些可靠的,身家清白,又有武艺,贴身跟着才放心。”

“这主意可行。”陈睿点头,“下次给陛下顺便提一句。不用多,三两个机灵的就行,平日里帮着看看家、跑跑腿,真有事儿也能搭把手。”

张正堂哈哈大笑:“这下好了,以后贤侄出门,我也不用天天惦记着让人跟着了。说起来,酒楼的生意越来越好,要不要再开几家分号?洛阳、成都都成,正好跟精盐工坊呼应着,也能互相照应。”

陈睿答道,“若是伯父觉得可行,并无不妥,我觉得炒菜的法子,咱们可以抛出去了。先依托味真楼,在长安开个厨师学校,专门教授炒菜法子。”

“开厨师学校?”张正堂愣了愣,“这炒菜法子咱们不守了?”

陈睿慢悠悠的说:“守是守不住的。咱们现在做的生意比较重要,陛下也很看重,没必要在这些细枝末叶上跟人较劲。您看西市那几家馆子,早都偷偷学着炒了,只是火候不到家,味道差得远。与其让他们瞎琢磨,不如咱们自己挑明了教——教得正宗,教得精细,让学的人认咱们的招牌,将来不管走到哪,一提炒菜的手艺,都说是从味真楼出来的,这才是长远的打算。”

张正堂摸着胡须沉吟:“可这毕竟是咱们的独门生意,就这么放出去,怕是……”

“伯父放心,”陈睿放下筷子,指尖在桌上轻轻敲着,“学了基础的厨子,想精进手艺,还得来求咱们,到时候味真楼的门槛,怕是要被踏破了。”

张蓉娘在旁听得眼睛发亮:“我懂了!就像酿酒,人人都知道要发酵,但好曲子有秘方。他们学了炒菜的架子,没咱们的料,终究差一口气。”

“正是这个理。”陈睿笑了,“而且开学校还有个好处——咱们能挑些机灵可靠的后生,好好调教。将来洛阳、扬州想开分号,直接从学校里选人手,知根知底,手艺也过关,比从外面找野路子省心多了。”

张正堂眉头渐渐舒展开,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你这脑子,转得是真快。这么一说,倒是我老糊涂了,只盯着眼前的三分地。”

“伯父过奖了。”陈睿起身给张正堂添了酒,“其实我还有个想法,这学校不光教厨子,还能教些家常小炒。让管事的嬷嬷去坊里吆喝一声,谁家的媳妇、姑娘想学,都能来学几手。学费收得便宜些,就当是给街坊邻里行个方便。”

“这样一来,”陈睿看着窗外渐暗的天色,声音里带着点笑意,“用不了多久,长安的家家户户灶台上,怕是都要飘起炒菜的香味了。到那时候,谁还记得以前的蒸煮炖?大家只认‘味真楼教的炒菜’,这名声,可比赚那几个学费金贵多了。”

张正鹤摸着胡须,眼里渐渐亮起来:“贤侄这是想让天下人都能吃上热炒?以前百姓家做饭,不是蒸就是煮,炒菜是富贵人家才有的口福。这手艺传开了,寻常人家也能炒个青菜、炒个肉,日子也能过得更有滋味些。”

“大伯说得是。”陈睿点头,“而且这法子抛出去,对咱们的酒楼也是好事。学了手艺的厨子,十有八九会用咱们工坊出的铁锅、酱油,这不就把生意串起来了?”

张正堂猛地一拍大腿:“妙!这就叫‘授人以渔’!既赚了名声,又铺了路子。明天我就叫萧丰跟我去看场子!争取赶在月底就把牌子挂出去!”

张正堂笑道:“说起来,你那徒弟萧丰倒是机灵。味真楼里收的几个学徒,头天上工,他就领着在灶房门口站定了,说是要认认手艺的根。”

陈睿愣了愣:“哦?他还做了这等事?”

“可不是嘛。”张正堂放下酒杯,眼里带着赞许,“萧丰没搞那些虚礼,就指着灶台上的铁锅跟学徒们说:‘你们手里这炒菜的本事,能让菜香飘出三条街,能让客人多掏两文钱,源头都在陈睿陈郎君那儿。他琢磨出火候怎么掌,调料怎么配,才有了咱们现在的饭碗。往后炒坏了菜,先想想这手艺来得不容易,得对得起这份传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