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刘老板签订独家契约后,“点翠流光”的生产再无后顾之忧。胭脂铺的生意愈发红火,那小小的、闪着独特光泽的胭脂盒,几乎成了京城贵女们梳妆台上的标配。
月底盘账,周掌柜捧着账本的手都在微微发抖,脸上是压抑不住的狂喜,一路小跑着进了王府正院。
“娘娘!大喜!大喜啊!”他声音都变了调,“单是‘点翠流光’这一项,扣除所有成本,包括新定的原料价,净利……净利就有这个数!”他伸出两根手指,又翻了一下。
“二百两?”在旁边帮着虞怀瑾整理丝线的墨云柔猜测道,这已经比她想象的多很多了。
周掌柜激动地摇头:“不止!是两千两!足足两千两啊!”
“两千两?!”墨云柔惊得手里的丝线都掉了,小嘴张成了圆形。她虽然知道“点翠流光”卖得贵,却从未想过能赚这么多!这对一个每月月钱只有几两银子的小姑娘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虞怀瑾倒是神色如常,她放下手中的账册,微微一笑:“辛苦周掌柜了。按照之前说好的,这利润的一部分,要划入‘家庭发展基金’。另外,四小姐作为‘点翠流光’的研制者,应得首笔分红。”
她取过一个早就准备好的、沉甸甸的锦囊,递给还在发懵的墨云柔:“柔儿,这是你的。一百两。”
一百两!
墨云柔几乎是屏住呼吸接过那个锦囊,入手沉甸甸的坠手感,让她的小胳膊都往下沉了沉。她打开锦囊,里面是十锭小巧精致、闪着银光的十两官银。这是她从未拥有过的、真正属于她自己的巨款。
她的小手轻轻抚过那些冰凉的银锭,指尖都在发颤。这不是母亲给的月钱,不是年节的赏赐,这是她用自己的头脑、自己的双手、一次次失败又重来的坚持,换来的实实在在的认可和价值。
一股滚烫的热流从心底涌起,冲上眼眶,鼻子酸酸的。她抬起头,看着虞怀瑾,眼圈泛红,声音带着哽咽:“母亲……这……这真的是给我的?”
“当然。”虞怀瑾目光温柔而肯定,“这是你应得的。‘点翠流光’从构思、试验到成功,都是你的心血。这不仅仅是银子,柔儿,这是你的才华和努力换来的尊重和骄傲。”
“骄傲……”墨云柔喃喃重复着这个词,紧紧将锦囊抱在怀里,仿佛抱着全世界最珍贵的宝贝。那种感觉,比穿上最漂亮的裙子,戴上最精美的首饰,都要让她满足和踏实。她不再是那个只能依靠家族、依靠父母的小姑娘,她可以靠自己站立,可以创造价值!
这一刻,她对虞怀瑾所有的疏离、隔阂,都在这一百两银子的重量和母亲肯定的话语中,冰雪消融。她猛地扑进虞怀瑾怀里,把小脸埋在她衣襟间,闷闷地、带着哭腔说:“母亲……谢谢您……谢谢您相信我,支持我……”
虞怀瑾轻轻拍着她的背,心中一片柔软。她知道,这个孩子,从此不同了。
得了分红,墨云柔整个人都像是被注入了新的活力。她走路都带着风,小胸脯挺得高高的,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光芒。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去找到墨玉琳,掏出银子,豪气地说:“小姑姑,走!我们去逛铺子!你看中什么,我送你!用我自个儿赚的钱!”
墨玉琳先是一愣,随即笑着戳她额头:“哎哟,我们小富婆这是要显摆啦?好好好,小姑姑今天就打你这个土豪!”
姑侄俩嘻嘻哈哈地出门,墨云柔给自己和墨玉琳各买了一套上好的画笔和颜料,又给虞怀瑾挑了一支素雅别致的玉簪。最后,她站在一个卖文房四宝的铺子前,犹豫了一下,走进去,精心挑选了一方价格不菲的端砚。
“哟,这是给云辰买的?”墨玉琳挑眉。
墨云柔点点头,小声道:“大哥读书辛苦。”她记得,大哥之前很羡慕陈算先生那方好砚台。
接着,她又跑到兵器铺,看着那些寒光闪闪的兵器有些发怵,但还是鼓起勇气,给墨云锋订制了一对加重了的精铁护腕。
“二哥练功用得着。”她对自己说。
最后,她甚至想起了父亲。她在书房外徘徊了很久,终于鼓起勇气走进去,将剩下的大部分银子放在墨骁珩的书桌上,声音细若蚊蝇:“父亲……这……这是我赚的……给您……”她不知道父亲需要什么,只觉得应该这么做。
墨骁珩看着桌上那几锭小小的银元宝,再看看女儿那紧张又期待的小脸,握着书卷的手顿了顿,深沉的眼底掠过一丝极复杂的情绪。他没有说话,只是极轻地、几不可闻地“嗯”了一声。
但这对于墨云柔来说,已经足够了。她像只快乐的小蝴蝶,飞出了书房。
晚膳时,家里的气氛格外不同。
墨云锋戴着新护腕,虽然嘴上说着“还行吧,马马虎虎”,但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吃饭时都不时摸两下。
墨云辰看着桌上那方崭新的端砚,再看看妹妹,眼神温和:“让柔儿破费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