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她抢走金龟婿,我捡漏活阎王 > 第210章 陛下挽留,准其半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0章 陛下挽留,准其半隐

墨骁珩的请辞奏折,如同在看似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朝堂之上,表面的波澜随着皇帝的准奏似乎已然平息,但水面之下,暗涌才刚开始流动。

准奏的旨意下达后,战王府门庭若市的状态悄然发生了一丝改变。往日里那些带着明确功利目的、趋炎附势的拜访明显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真正清流士林、或是心怀敬佩之人的慕名来访,气氛反倒比以往更显清雅纯粹。

然而,这“清静”并未持续几日。

一日午后,墨骁珩正在书房教导墨承烨认字,小家伙坐在祖父膝上,咿咿呀呀,玩闹多于学习,墨骁珩却极有耐心,眉宇间是卸下重担后的温和。虞怀瑾在一旁看着,嘴角含笑。

就在这时,王府大管家脚步匆匆却神色恭谨地来到书房外,低声禀报:“王爷,王妃,宫里的苏公公来了,带着陛下的口谕。”

墨骁珩与虞怀瑾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了然。该来的,总会来。

前来传旨的正是皇帝身边最得用的内侍总管苏公公,他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并无半分倨傲,对着墨骁珩和虞怀瑾恭敬行礼:“王爷,王妃,陛下口谕,‘朕思及爱卿往日辛劳,心中甚是不安。明日午后,御书房一叙,勿辞。’”

口谕很简单,却透着不寻常的亲昵与挽留之意。皇帝这是……后悔了?还是另有深意?

苏公公传完口谕,并未立刻离开,而是笑着补充道:“王爷,陛下近日时常念叨,说少了您在朝堂上,议起军务来,总觉少了根主心骨。此番召见,怕是真心舍不得您就此清闲呢。”

这话说得漂亮,既是传达圣意,也是透露风声。

送走苏公公,虞怀瑾沉吟道:“陛下这是……要以情动之,以势留之。”

墨骁珩神色平静:“君心难测,但无论如何,我之心意已决。”

次日午后,墨骁珩准时来到御书房。皇帝并未在正殿见他,而是在偏殿的小暖阁里,只着常服,面前摆着一盘未下完的棋,仿佛只是寻常老友叙旧。

“臣,墨骁珩,参见陛下。”

“爱卿平身,快来坐。”皇帝笑容和煦,指着对面的座位,“今日无事,想起你我君臣许久未曾手谈一局了。”

墨骁珩谢恩坐下,君臣二人便在这静谧的暖阁中对弈起来。棋局上,墨骁珩依旧沉稳,杀伐果断,却不咄咄逼人;皇帝落子如飞,心思却似乎不完全在棋上。

几子落下后,皇帝状似无意地开口:“骁珩啊,你这骤然清闲下来,朕这心里,反倒空落落的。京畿防卫司新上的统领,做事倒是勤勉,但比起你的老辣周全,总觉差了点火候。兵部那边,几个老侍郎为着军需调配的事,争得面红耳赤,若有你在,一声令下,谁敢聒噪?”

他叹了口气,语气带着真挚的感慨:“这朝廷,离不开你啊。你如今不过四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何以言老?莫非是朕此前有何处考虑不周,寒了爱卿的心?”

这话问得极重,也极尽笼络之能事。若是一般臣子,只怕早已惶恐跪地,涕泪交加地表示愿继续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了。

墨骁珩放下手中的棋子,离座,躬身,声音沉稳而清晰:“陛下言重了!陛下对臣,天恩浩荡,臣纵肝脑涂地亦难报万一!臣请辞,绝非虚言推诿,更非对陛下有任何不满。实是……”

他抬起头,目光坦诚地迎向皇帝探究的视线:“实是臣私心作祟,亦是为我墨家长远计。陛下誉臣门庭为‘天下第一家’,此誉重于泰山。臣每每思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臣若长久立于朝堂权力中枢,纵使陛下信重,然树大招风,难免成为众矢之的,非但于国事无益,恐反为家族招祸。”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恳切:“如今,犬子云辰已能为您分忧户部琐事,次子云锋在军中亦算站稳脚跟。臣之责任,已从‘建功立业’转为‘守成传家’。臣退一步,既是向陛下、向天下表明我墨家绝无恋栈权位之心,只愿做一忠谨纯臣;亦是腾出位置,让更多年轻才俊能为国效力;更是为了有更多精力,将陛下所期许之‘家风’传承下去,悉心教导孙辈,让我墨家子孙,世世代代,皆能成为于国于民有用之材。此,方不负陛下‘天下第一家’之深意,亦是我墨家对陛下、对大晟能做出的、更长久的贡献!望陛下明鉴!”

一番话,推心置腹,将家族传承与对国家长远的忠诚紧密联系在一起,格局宏大,情真意切,让人动容。

皇帝久久凝视着他,暖阁内一片寂静,只有炭火偶尔噼啪作响。皇帝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棋盘,眼神复杂。

他确实不舍墨骁珩的才能,也确实有一丝疑虑是否自己此前有所疏忽。但此刻,听着墨骁珩这番毫无保留的陈述,他心中的那点疑虑彻底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的赞赏与安心。

这是一个真正看得清、想得远、懂得急流勇退的聪明臣子,更是一个将家族命运与王朝命运紧密相连的忠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