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我,接生婆,掌中宫尺 > 第275章 尺归宫阙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知微踏上太医院门前的青石阶时,天光正破云而出,一束冷银斜照在她素白的裙裾上,像是为亡者披上的殓衣,又似为王者加冕的辉光。

她未着官服,不乘轿辇,身后无随从,唯有手中那具听诊器,血晶沉静如眠。

风掠过她的发丝,带起几缕散落的黑,也吹不乱她眼底那一片冰封千里的决然。

杨缙立于正门之下,紫袍广袖,冠缨森然,身后礼部官员列作铁壁,人人面含怒色,仿佛迎候的不是奉诏入宫的医官,而是闯殿弑君的逆贼。

“罪臣之后!”他声如洪钟,震得檐角铜铃嗡鸣,“柳氏谋逆,满门连坐!你以妖术惑众,翻案旧狱,竟敢妄入天家医所?此乃大不敬之罪,即刻拿下!”

羽林军甲胄铿锵,刀锋出鞘三寸。

沈知微脚步未停。

她走到门槛前,俯身,将听诊器轻轻置于那方被无数太医踩踏过的青石之上。

刹那间——

血晶骤亮!

幽蓝光芒如潮水般自听诊器中奔涌而出,顺着石缝蔓延,沿着地砖纹路爬行,整座太医院的地面竟浮现出纵横交错的暗色脉络,如同活物般缓缓跳动、延伸。

那是水脉。

但不是寻常堪舆图中的吉凶龙脉,而是带着毒性的隐秘流向。

三条主脉自宫外蜿蜒而入,最终汇于太医院后园深处的三口古井。

蓝光在井口凝成漩涡,标注出铅、汞、砷三种毒素的沉积浓度,数字跃动,触目惊心。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太医踉跄上前,颤抖着指尖抚过地上光影:“这……这不是风水图……是……是杀人图啊……”

有人猛地想起,先帝晚年神志昏聩,太子幼殇,永安王绝嗣……那些“暴病”“急症”,是否皆源于此?

“三十年前,我母亲查出此毒。”沈知微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钉,砸进每个人的耳膜,“她说:‘水有毒,血脉非天定。’可他们烧了她的书,斩了她的头,连骨灰都要化尽。”

她直起身,跨过门槛,走入太医院正堂。

无人敢拦。

康脉院正厅内,檀香缭绕,牌位森然。

历代太医令的灵位高悬,仿佛在无声审判这个胆敢颠覆祖制的女人。

她径直走向主案,从怀中取出那半枚玉簪,断裂处泛着岁月的裂痕。

她将它稳稳插入案台中央的凹槽——那里原是放置脉枕之处,如今却成了祭坛。

紧接着,她取回听诊器,嵌入特制铜座。

嗡——

血晶共鸣,一道幽光自中心扩散,在空中投射出一幅庞大复杂的立体模型:十二位早夭皇子的生命轨迹逐一浮现,夭折时间、病症表现、家族婚配谱系、母体孕期记录……层层叠加,最终汇聚成一个令人窒息的结论——

皇室三代健康风险模型。

每一例死亡都与水源毒素暴露期高度吻合,每一代子嗣衰减都遵循着毒物蓄积的指数曲线。

模型末端,赫然标注着未来三年内三位现存皇子的高危预警,精确到月。

满厅死寂。

有老医官瘫坐椅中,喃喃:“这……这不是巫术……这是天机推演……”

沈知微转身,目光穿透屏风,直抵帘后那道模糊身影。

“太后若不信,”她语调平静,却重若千钧,“可命现任太医令当场复核。若他说错一处,我愿以欺君论罪,伏诛于市。”

话音落下,厅内连呼吸都凝滞了。

屏风后久久无声。烛火摇曳,映出帘内人影微颤的手指。

就在此时,院外传来铁靴踏地之声。

谢玄站在太医院大门之外,玄袍猎猎,面具已摘,露出一张苍白如雪、却锐利如刃的脸。

他身后十二黑骑环列,刀不出鞘,却杀气逼人。

铁喉低语:“杨缙已密令羽林军包围四门,只待一声令下,便以‘妖言惑众’为由,格杀勿论。”

谢玄望着厅中那抹素白身影,听着她一字一句剖开这王朝最深的脓疮,忽然抬手,将东厂铁面具狠狠掷于青石阶前!

“传我令。”他声音冷得能割开寒霜,“今日谁动医堂一步,便是与东厂为敌。”

十二黑骑齐拔刀,刀尖朝地,如林而立。

百姓挤在宫墙外,踮脚观望,有人认出了那无面之首的身份,惊呼出声:“那是……那是厂公?!”

“厂公护医了!”

“九千岁站到活人这边了!”

欢呼如潮水般涌起,冲散了压抑多年的恐惧。

而在康脉院深处,沈知微静静伫立,听诊器仍在嗡鸣,血晶光流不息。

屏风后的帘幕微微一动,似有叹息逸出。

下一瞬,脚步声起——御医令亲自捧卷而来。

御医令捧卷而出,枯瘦的手指几乎握不住那叠泛黄的脉案与药录。

他跪在康脉院正中央,脊背弯如断弓,声音颤抖得像秋风中的残烛:“沈……沈掌医所言,句句属实。”

满堂死寂。

有人倒吸冷气,有人掩面而泣,更有几位老太医伏地叩首,额头撞向青砖,一声声闷响,仿佛在为三十年来所有无声夭折的生命赎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