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科幻 > 进化回档 > 第137章 秦岭,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段旅程结束了,而另一段更加未知与广阔的征程,已然开启。

四人一行,凭借着胡月八级妖兽的气息威慑,一路行来,倒也避开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他们没有选择可能尚存大型势力活动的交通主干道,而是依照沈墨白记忆中的方位,拐入了一条荒废已久的乡村小道。

路旁杂草丛生,几近淹没路径,残破的农舍零星散布,寂静得只剩下风声与虫鸣。走了约莫小半日,在一片相对开阔的坡地前,沈墨白停下了脚步。

远远望去,坡地中央,孤零零地立着一栋两层的水泥小楼,样式是灾变前农村常见的自建房,外墙的瓷砖已斑驳脱落大半,窗户也多有破损,但在周围彻底的荒芜映衬下,竟显出几分奇异的“完整”。

“是这里了。” 沈墨白的声音很轻,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他带着晴天、冷风和胡月,踏入了早已没有院门的庭院。

庭院内,荒草稍矮,似乎曾被什么东西长期压制。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庭院中央,那一座以碎石简单垒起的小小坟茔。

坟前,没有墓碑。

只有一具早已风化、只剩下森白骨骼的动物残骸,依偎在坟边。从那骨架的形态,依稀能辨认出是一只犬类。骨骼粗壮,即便死去多时,依旧隐隐散发着一丝未曾完全散尽的凶悍气息,显示它生前至少拥有七级左右的实力。

在看到那具犬类骸骨的瞬间,一直安静跟在沈墨白身后的晴天,庞大的身躯猛地一震。它喉咙里发出一声压抑的、近乎呜咽的低吼,不由自主地向前走了几步,巨大的鼻子轻轻嗅着那冰冷骨骼上的气息,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悲伤,有怀念,还有一种源自血脉深处的悸动。

沈墨白的目光则落在那座无名的坟茔上,眼神悠远,仿佛穿透了时光,回到了多年以前。

四人一行,在胡月八级妖兽的气息庇护下,于荒芜中穿行。当导航再次将队伍引向一条杂草丛生的绝路时,沈墨白看着前方熟悉的、无路可走的坡地,身形猛地顿住。

不是刻意缅怀,只是命运的轨迹,时隔十余年,竟以这种荒谬的方式再次重叠。

记忆的闸门被冲开。灾变前夜,就是这该死的导航,将他引至这同一处绝路。他敲门,门开后是那位戴着老花眼镜、面容慈祥的老人,昏花的眼里带着善意,将他让进还存着人烟暖意的家。

那晚有热汤面,有打扫干净的房间,有老人关于儿女的絮叨。一切都很平淡。

真正的转折在次日清晨。他洗漱完毕,准备离开时,目光无意间扫过墙角那窝小狗。一只格外孱弱的幼崽,被兄弟姐妹挤在最后,气息微弱,几乎要被母狗豆包忽略了。

“老爷子,这只小的,给我吧。”他记得自己当时是这么说的。

老人有些诧异,劝道:“后生,这只是最不成的,怕是养不活。你挑只壮实的,好养活。”

但他只是摇了摇头,坚持了自己的选择。他抱起了那只冰冷、柔软、仿佛下一刻就要停止呼吸的小生命,将它揣进怀里,留下了远超饭资的钱,转身走向车门。

身后,是母狗豆包意识到又一个孩子被带走时,发出的焦躁呜咽和吠叫。它甚至追到了车后,带着被分离的怒气与不解。

他带走了这只被命名为“晴天”的、最弱小的希望,也带走了这段对于老人和豆包而言,带着一丝遗憾与怨怼的离别。

在随后漫长而残酷的第一次人生里,这样的片段太多,被他刻意埋藏、遗忘。直到此刻,故地重游,这片绝路,才像一把钥匙,强行撬开了尘封的角落。

他沉默地踏入庭院。

眼前的景象,瞬间击碎了记忆中尚存的暖意。小楼破败,荒草凄凄。庭院中央,是一座碎石垒起的孤坟。坟旁,一具巨大的、森白的犬类骸骨,以一种至死依偎的姿态,静静地躺在那里。

那骸骨中隐隐散发的、至少七级以上的能量威压,与记忆中那只围着孩子打转的普通母狗形象,形成了尖锐而残酷的对比。

晴天庞大的身躯骤然紧绷,喉咙里发出不安的低吼。血脉深处的呼唤,让它焦躁地靠近,巨大的鼻子在那冰冷的骨骼上急切地嗅闻着。

沈墨白没有看它,目光落在坟前石头的刻字上。那些字迹,虚弱却清晰:

“儿孙未归,料已死于道路。”

“豆包忠勤,莫效我枯守至死。”

“见字君子,若心有余力,带它走吧。”

他看着这些字,仿佛能看见老人临终前,用颤抖的手刻下它们时,是何等的苍凉。他预见到了豆包孤独守护的结局,发出了最后的、无力的恳求。

沈墨白缓缓转向晴天,声音低沉而确定:

“晴天,它是豆包。你的母亲。”

晴天猛地抬头,巨大的兽瞳剧烈颤抖。没有愤怒,没有质问。它灵智已开,早已明白一切。它只是悲恸,为这迟来的知晓,为母亲这最终也未能摆脱的、枯守至死的命运——而这命运的开端,或许正始于它被带走的那一天。

它发出一声悠长而悲切的哀鸣,走上前,用头颅轻轻抵着母亲冰冷的头骨。然后,它抬起利爪,开始疯狂地挖掘坟旁坚硬的土地。

泥土纷飞,直到一个深坑出现。它极其小心地,将母亲豆包的骸骨,一块块衔入坑中,仔细掩埋,堆起一座新坟,紧紧依偎着旧坟。

它以这种方式,回应了老人刻在石头上的夙愿,也完成了对母亲迟来的陪伴。

沈墨白静静看着这一切。旧坟里,是劝他挑选健康小狗的老人;新坟里,是曾为最后一个弱小孩子的离开而追车吠叫的母亲。

“走了。”

他转身,不再回头。

夕阳将他们的影子与两座紧紧相依的孤坟一同拉长,投入暮色。有些路,走错了,会留下一生的牵挂。有些牵挂,即使后来想起,也只剩下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