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拉着碧桃走到一处更僻静的角落,声音低得只有两人能听见。
“其实,那日向夫人辞行时,嬷嬷我曾向夫人开过口,想带你一同去上京。”
碧桃猛地抬起头,眼中满是震惊。
“嬷嬷…您…”
张嬷嬷点了点头,眼神复杂。
“嬷嬷在宫中尚有些旧情,太后娘娘又念旧。我本想着,带你入京,凭你的资质和嬷嬷这点老面子,或许能在尚宫局谋个差事,将来无论是留在宫里,还是年纪到了放出来,总能脱了奴籍,得个良家身份,觅个更好的归宿…总比在这府里,即便得脸,终究是丫鬟出身要强。”
碧桃的心砰砰直跳,她从未想过,嬷嬷竟为她谋划至此。
“可是…”
张嬷嬷无奈地笑了笑,带着一丝怅惘。
“夫人她手里攥着你的契书,她…舍不得你。她说早已将你视若半女,要认你作干女儿,让你常伴她左右。夫人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情深意重,嬷嬷…嬷嬷也不好再强求了。”
碧桃怔怔地听着,心中百感交集。
原来在她不知道的时候,嬷嬷和夫人之间,还有这样一番为她的计较。
夫人对她的疼爱,是真真切切的。
而嬷嬷为她筹谋的苦心,也让她感激涕零。
“嬷嬷…”
碧桃的声音哽咽了。
“您对桃儿的恩情,桃儿永世不忘…”
“傻孩子,说什么恩情。”
张嬷嬷用帕子擦了擦眼角。
“嬷嬷只是盼着你好。如今夫人认了你,给了你名分,在这薛府,你也算有了根基。往后…往后更要谨言慎行,万事多思量。这高门大院里的日子,看着风光,内里的波涛却从未停歇。你要记住嬷嬷教你的规矩,也要学会保护自己。”
张嬷嬷的目光似乎洞悉了什么,意有所指地继续说道。
“尤其是…与几位少爷之间,如今名分已定,更要把握好分寸。切记,一步行差踏错,便是万劫不复。夫人能给你这一切,也能…收回这一切。你明白吗?”
碧桃心头巨震,知道嬷嬷定是看出了些许端倪,老人眼尖,怕是察觉到了二少爷对她的不同寻常。
她重重地点了点头,泪水滑落。
“桃儿明白,桃儿一定牢记嬷嬷教诲。”
“好了,别哭了。”
张嬷嬷替她拭去眼泪,露出一个慈祥的笑容。
“今日是你的好日子,该高兴才是。往后…就要靠你自己走了。嬷嬷在上京,会为你祈福的。”
她顿了顿,借着廊下昏暗的光线,仔细端详着碧桃的脸,语气渐渐转为严肃。
“只是,桃儿,有句话嬷嬷不得不提醒你。我瞧着,你近来的功课,可是懈怠了不少。”
碧桃心头一紧,脸颊微微发热,有些羞愧地低下了头。
张嬷嬷说得没错,这些日子,她先是紧赶慢赶地给二少爷做新衣裳,生怕他再找由头纠缠,接着又是认亲,各种琐事纷至沓来,她确实将张嬷嬷布置的识字,练字功课抛到了脑后。
张嬷嬷看着她这副模样,语气缓和了些。
“从前你只是个小丫鬟,认得几个常用的字,会写自己的名字,懂得看些简单的账目、器物名目,或许也就够用了。可如今,你的身份不同了!你是夫人亲口认下的干女儿,是薛府的干小姐!一言一行,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看着。往后,你或许要帮着夫人看些简单的帖子、礼单,或许要自己打理些体己私产,或许……将来出门应酬,与别家小姐夫人交往,若连些常见的诗词曲赋、典故雅言都听不懂,岂不惹人笑话,丢了薛府和夫人的脸面?”
她拉着碧桃的手,一边慢慢沿着回廊往自己暂住的静心斋走,一边谆谆教诲。
“学识,是女子的底气,也是你的护身符。它让你明事理,辨是非,不至于被人轻易蒙骗。它让你在任何境地里,都能守住自己的一方天地。我知道你近来事忙,但再忙,每日抽出一炷香、半个时辰的功夫总是有的。字认得少,就一个一个去认,去记;写得不好,就一遍一遍去练。大少爷既开了口允你请教,这便是极好的机会,你要珍惜。”
碧桃听着,心中又是惭愧又是警醒。
她知道嬷嬷字字珠玑,都是为了她好。
“嬷嬷教训的是,是桃儿糊涂了,只顾着眼前琐事,竟将最要紧的根基抛下了。桃儿知错了,从明日起,定当勤勉不辍,再不敢懈怠。”
张嬷嬷见她听进去了,脸上露出欣慰之色。
“好孩子,知错能改就好。记住嬷嬷的话,‘技不压身’,多学一样本事,就多一条路,多一分底气。无论是识字断文,还是女红中馈,甚至是人情往来、管家理事,你都要多看、多听、多学。这些东西,现在看着或许用不上,但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它们都有大用处。”
两人说着,已走到了静心斋门口。
张嬷嬷推开房门,屋内陈设简单,一只箱笼已经收拾妥当,放在角落。
“来,进来坐坐,嬷嬷还有东西要给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