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嬷嬷引着碧桃进屋,自己在榻上坐下,轻轻捶了捶有些酸胀的右腿。
秋日阴雨,她的老寒腿又有些不适。
碧桃见状,连忙上前,熟练地挽起袖子,轻声道。
“嬷嬷,让桃儿给您按按吧。”
说着,便蹲下身,用那双温热而力道恰到好处的手,为张嬷嬷按摩起膝盖周围的穴位来。
张嬷嬷看着她认真专注的模样,心头那股不舍愈发浓烈。
她享受着碧桃的服侍,叹息道。
“你这孩子,就是这点好,心细,懂得疼人。”
按摩了一会儿,张嬷嬷感觉腿上的酸胀缓解了不少,便指了指床榻边的一个小包袱。
“去,把那个拿过来。”
碧桃依言取过包袱,放在榻上的小几上。张嬷嬷亲手解开,里面露出几样东西。
一本看起来纸张泛黄的《礼记》注解,一套品质上乘的文房四宝,还有一个小巧的锦盒。
“这本《礼记》注解,是我年轻时用过的,上面有些我自己的心得体会,虽算不得什么名家手笔,但于初学之人理解其中道理,或许有些助益。你拿去,仔细读,用心想。”
张嬷嬷将书推给碧桃。
接着,她又指着那套文房。
“这套笔墨纸砚,品质尚可,你如今练字正用得着。莫要辜负了好笔墨,更要莫要辜负了大少爷赠你的那块好墨。”
最后,她打开那个锦盒,里面是一支点翠蝴蝶簪和一对小巧的珍珠耳坠,样式不算新潮,但做工精致,翠色欲滴,珍珠圆润光泽。
“这两件首饰,是嬷嬷年轻时戴过的,不算顶贵重,但也是个念想。你如今是小姐了,难免有些场合需要打扮,留着傍身,或者赏人都行。”
碧桃看着这些东西,眼圈又红了。
“嬷嬷…这太贵重了…桃儿不能收。”
“拿着!”
张嬷嬷语气坚决,将东西塞进她怀里。
“嬷嬷此去上京,路途遥远,带不了这许多零碎。留给你,物尽其用,嬷嬷心里也高兴。只盼着你一切都好。”
她握着碧桃的手,最后叮嘱道。
“桃儿,记住,在这深宅大院里,美貌或许能得一时之幸,但智慧和学识,才是能让你立得住、走得远的根本。往后……若有机会,记得给嬷嬷写信。认得的字不多没关系,写简单些,或者画个图,让识字的少爷们帮你写个开头结尾都成,让嬷嬷知道你的近况,知道你平安,嬷嬷也就放心了。”
碧桃重重点头,泪水模糊了视线,她紧紧抱着那个包袱,抱着嬷嬷沉甸甸的关爱。
“桃儿记住了,桃儿一定勤勉向学,好好做人。也会想办法自己给嬷嬷写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