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诗酒趁年华:我靠文抄走上巅峰 > 第119章 献改良印刷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心思倒是机巧…”他沉吟着,唇角微微扬起一丝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弧度。又是这个萧景珩… 琼林宴上那番石破天惊的强国之论言犹在耳,如今竟又捣鼓起这工巧之术来了?而且… 似乎还真有些门道?

他仿佛能看到那个青衫磊落、目光沉静的年轻进士,在森严冷清的翰林院中,一边校对着枯燥的典籍,一边琢磨着这些“奇奇怪怪”却能惠及天下的法子… 这份于沉寂中依旧不忘经世济民的心思,这份不尚空谈、着眼于实的作风… 倒是… 颇有几分意思**。

然而,帝王之心,深如渊海。欣赏归欣赏,决策却需权衡万千。此术虽好,然推行新政,必有阻力。工部、匠作监乃至那些靠传统雕版牟利的势力,是否会抵触?所需初始投入几何?是否确实如条陈所言那般高效?皆需慎之又慎。

他并未立刻批示采纳,也未召见相关大臣商议。只是将那份条陈单独抽出,置于御案一角,沉吟片刻,对侍立一旁的心腹内监总管吩咐道:“此事… 有点意思。你去,留意着翰林院那边… 尤其是献此策之人。看看他… 后续还有何动静。”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深长的意味。

“奴才遵旨。”内监总管心中凛然,恭敬应下,悄然退去。他深知,陛下这“留意”二字,分量不轻。那萧修撰… 怕是真要简在帝心了?虽未立即采纳其策,然这份关注本身,已是一种无形的资本。

元景帝再次拿起那份条陈,目光在那些精巧的构图与缜密的文字上停留片刻,方才轻轻放下,未置一词,转而批阅起其他奏章,仿佛方才只是一段无关紧要的插曲。

然而,那粒名为“改良印刷术”的种子,已然悄无声息地播撒于九五至尊的心田之中。虽未立刻发芽,却已留下了印记。

与此同时,周府之中,周秉正有些焦急地等待着宫中的消息。而翰林院内,萧景珩依旧埋首案牍,神情专注地校勘着一卷古籍,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沉静得如同一口古井。

唯有偶尔抬起眼时,那眸光深处一闪而过的睿智与笃定,暗示着一切,皆在其预料与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