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船带着海风咸腥气的物资,像一剂强效的强心针,注入了三家集略显焦灼的空气中。但当那短暂的振奋过去,弥漫在临时师部里的,是一种更加深沉、更加紧绷的气氛,如同暴风雨前那令人窒息的低气压。

作战室的墙壁上,那张巨大的地图仿佛活了过来,上面布满了各种颜色的箭头和标记,像是一张狰狞的蛛网,正从四面八方收缩,目标直指地图中央那片被红色重点圈出的区域。

代表着日军“铁壁合围”扫荡部队的蓝色箭头,粗壮而锐利。北面,来自驻蒙军的骑兵旅团,机动性强,威胁着根据地的侧翼和后方;西面,驻绥远部队像一把厚重的砍刀,缓缓推进;东面,则是日军第一军的主力,如同钢铁洪流,正面压来。三条蓝色的毒蛇,吐着信子,露出了致命的獠牙。

而在根据地的内部,几条代表“梅机关”行动组的黑色虚线,如同阴险的水蛭,在红色区域内部游弋,寻找着可以叮咬的薄弱环节。

压力,是实实在在的,仿佛能用手触摸到那冰冷的质感。

楚风站在地图前,双手背在身后,身姿挺拔如松。他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缓缓扫过地图上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箭头,每一个标记。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既没有方立功那种显而易见的焦虑,也没有李云龙那种混不吝的亢奋,只有一种极致的冷静,一种将全部情绪都压缩、冰封后形成的,近乎非人的专注。

方立功站在他侧后方,手里拿着一叠刚刚汇总来的情报,鼻尖渗出细密的汗珠,眼镜片后的眼睛里充满了血丝。他时不时看向楚风那沉稳的背影,又看向地图上那令人绝望的蓝色包围圈,喉咙发干,想说些什么,却又觉得任何语言在如此严峻的态势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王承柱被紧急召来了,他手里还下意识地捻着他那宝贝算盘珠子,但这次不是计算炮击诸元,而是在潜意识里计算着弹药储备和可能的消耗速度,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

孙铭也肃立在旁,他刚刚汇报完“梅机关”行动组的最新动向——对方极其狡猾,行踪飘忽,几次捕捉都扑了空,像泥鳅一样滑不留手。

“都看清楚了吗?”楚风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打破了作战室里那令人难堪的沉默。

他拿起指示棒,没有去指那些咄咄逼人的蓝色箭头,反而先点在了地图上,晋西北根据地与苏北沿海之间,那条刚刚被“海魂”计划初步勾勒出的、极其纤细脆弱的红色虚线。

“这是我们刚刚打通的,唯一的生命线。”楚风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重量,“鬼子以为陆上封锁就能困死我们,但他们想不到,我们已经在他们背后,撬开了一道缝。”

他的棒尖轻轻敲击着那条红线:“这条线,必须保住!不惜一切代价!老李(李云龙)的人在外围袭扰,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分散鬼子的注意力,掩护这条线的存在和运作。”

方立功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些:“师长,话虽如此,但眼下鬼子的‘铁壁合围’才是迫在眉睫的威胁。我们的主力,必须全力应对。”

“没错。”楚风转过身,目光锐利地扫过众人,“所以,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被动地等着鬼子来打,然后钻山沟,搞游击。”

他的指示棒猛地挥向地图,在那片红色的根据地内部,划出了几个不规则的圆圈和箭头。

“我们要把整个晋西北,变成一个巨大的、活动的棋盘!”他的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战略家布局时的决断,“主力部队,不能集中,要像水银一样,化整为零!以营、甚至以连为单位,划分作战区域,赋予他们最大的自主权!”

他看向几位核心的营团长:“你们的任务,不是守住某一个固定的点,而是利用我们对地形的熟悉,不断地运动、穿插、袭击!鬼子的扫荡部队规模大,后勤线长,行动迟缓,这就是他们的死穴!我要你们像一群饿狼,不停地从四面八方扑上去,咬一口就走,绝不纠缠!消耗他们的兵力,疲惫他们的精神,拖垮他们的补给!”

一个营长忍不住问道:“师长,分散行动,如果被鬼子抓住一股,集中优势兵力吃掉怎么办?”

“问得好!”楚风目光炯炯,“所以,情报和通讯是关键!‘谛听’必须像我们的眼睛和耳朵,死死盯住鬼子主力的动向!各分散单位之间,要通过骑兵、通讯员、甚至原始的烽火信号,保持最低限度的联络!一旦发现某股部队有被合围的危险,周围的部队要不惜代价进行策应,或者果断向鬼子薄弱处转移!我们要让鬼子感觉,他们不是在围剿固定的目标,而是在捕捉一群无处不在、又随时会消失的幽灵!”

他这番打破常规的部署,让在场众人精神一振,仿佛在密不透风的铁幕上,看到了一丝透气的缝隙。

“柱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